首页> 妇产科> 产科> 晚期产后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常见的原因是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晚期产后出血多是由于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以及感染所导致的。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子宫出血,严重时可能引起贫血或其他并发症。因此,如果出现晚期产后出血的情况,应立即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胎盘因素
由于胎盘滞留、植入、粘连等未完全剥离或部分残留导致的,引起宫腔压力不均匀,进而影响子宫收缩和止血。对于胎盘滞留引起的晚期产后出血,需及时行刮宫术以清除滞留组织。
2.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肌层过度伸展或损伤后未能正确收缩,导致宫缩力减弱,无法有效压迫血管而引起出血。子宫按摩或使用促进子宫收缩药物如麦角新碱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3.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血液凝固能力下降,在分娩过程中易出现出血不止的现象。输注新鲜冷冻血浆是纠正凝血功能异常的一种方法。
4.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裂伤是指阴道壁、宫颈口或会阴部在分娩时发生撕裂,导致局部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缝合裂伤口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可减少出血并加速愈合过程。
5.感染
感染可能伴随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炎症因子刺激下会导致子宫内膜充血水肿,甚至坏死脱落,从而引起出血。抗生素治疗是关键,通常首选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
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出血。必要时,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子宫恢复情况。

2024-02-09 05: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晚期产后出血 (产褥期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500ml。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又称产褥期出血。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高低与各地产前保健及产科质量水平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各地剖宫产率的升高,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北京、上海大医院的统计在0.17%~0.4%。

推荐医生更多

李瑾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吴秀芝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常州花园医院妇科

韩筱兰 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蒲春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马春云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