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是什么意思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是指血液中IgG、IgA和IgM等丙种球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后天获得性免疫功能障碍有关。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通常由于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下降导致,使机体对感染的防御能力降低。这可能与遗传因素如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关。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可能出现反复感染,如慢性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还可能伴随疲劳、体重减轻等症状。这些症状源于免疫系统无法有效对抗常见病原体,导致持续感染。
诊断低丙种球蛋白血症通常需要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流式细胞仪分析以及针对特定疾病的特异性检测,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治疗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方法取决于其原因,可能包括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替代疗法、免疫调节剂如环磷酰胺或利妥昔单抗。对于某些类型的低丙种球蛋白血症,骨髓移植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以减少感染风险。此外,定期监测血液中的丙种球蛋白水平并及时就医是关键所在。

2024-02-27 21:3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diseases)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许多疾病相继被列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值得提出的是,自身抗体的存在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两个等同的概念,自身抗体可存在于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别是老年人,如抗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上皮细胞、胃壁细胞、细胞核DNA抗体等。有时,受损或抗原性发生变化的组织可激发自身抗体的产生,如心肌缺血时,坏死的心肌可导致抗心肌自身抗体形成,但此抗体并无致病作用,是一种继发性免疫反应。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