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血肿形成> 胎膜血肿形成的原因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胎膜血肿形成可能与胎膜破裂、胎盘早剥、胎盘植入、子宫颈机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因有关。这些情况可能导致血液积聚在胎膜内,形成血肿。若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评估胎儿状况并接受适当治疗。
1.胎膜破裂
当胎膜受到损伤或自然破裂时,羊水流出导致压力差形成,血液积聚于破口处形成血肿。可通过超声波检查确认诊断,必要时需及时进行剖宫产手术以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2.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是指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的现象。此时胎盘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入羊膜腔内,压迫胎膜引起局部缺血、坏死和破裂。确诊后应立即终止妊娠,可遵医嘱使用硫酸镁注射液等药物控制病情进展,严重者需行紧急剖宫产术。
3.胎盘植入
胎盘组织侵犯子宫肌层,甚至深入子宫基层,导致胎盘不能正常剥离,引起出血并形成血肿。确诊后通常需要通过刮宫术或切除子宫的方式进行处理。
4.子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机能不全是由于宫颈结构先天性缺陷或后天因素导致的宫颈松弛,无法维持足够的张力支撑胎儿,易发生宫颈扩张和胎膜早破,进而导致出血和血肿形成。针对宫颈机能不全的情况,可以考虑进行宫颈环扎术来预防早产和流产的发生。
5.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加胎膜下出血的风险,进而导致血肿形成。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物等凝血因子产品,改善凝血功能异常状态。
建议定期进行孕期保健检查,包括B超监测胎膜情况,以及随时关注阴道流血量和颜色的变化。若出现持续或加重的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2024-01-17 20:2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胎盘早剥 (胎盘的过早分离,胎盘早期剥离,胎盘早期脱离)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国内报道的发生率为4.6‰~21‰,国外的发生率为5.1‰~23.3‰。发生率高低与分娩后是否仔细检查胎盘有关。有些轻型胎盘早剥于临产前可无明显症状,只在产后检查胎盘时,发现早剥处有凝血块压迹,此类患者易被忽略。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