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理性黄疸按原因分为
补充说明:病理性黄疸按原因分为
a******W 2021-10-28 18:2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病理性黄疸可能由胆红素生成过多、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障碍、肝细胞破坏、肝细胞处理胆红素排泄障碍、新生儿溶血病等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胆红素生成过多
胆红素是衰老红细胞分解代谢的产物,在体内积累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这会导致皮肤、黏膜和巩膜出现黄色染色。针对胆红素生成过多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可遵医嘱使用利福平胶囊、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障碍
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障碍会影响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过程,导致其在体内的积聚,进而引起黄疸。对于此病因所致的病理性黄疸,可以考虑应用拉米夫定片、恩替卡韦片等药物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病情状态。
3.肝细胞破坏
肝细胞破坏可能导致胆红素的合成和代谢异常,从而增加胆红素水平并引起黄疸。若是由于酒精性肝炎导致的肝细胞破坏,患者需要戒酒,并配合医生通过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方式将结石取出。
4.肝细胞处理胆红素排泄障碍
肝细胞处理胆红素排泄障碍是指胆红素在肝脏中的转运和转化功能受到干扰,影响胆红素的正常代谢和排泄,造成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针对肝细胞处理胆红素排泄障碍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等护肝药来保护肝功能。
5.新生儿溶血病
当母亲与胎儿之间的血型不合时,会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产生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经肠道进入血液循环后,与白蛋白结合形成未结合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经血液循环到肝脏,约80%的胆红素被肝细胞内在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催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其中一部分经门脉系统进人胆囊,其余部分随尿液排出体外;剩余的未结合胆红素被肝细胞摄取后直接排入毛细胆管,和结合胆红素一起排入肠道,分别经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新生儿溶血病通常采用光疗治疗,即间断照射蓝光以促进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其他物质,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建议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胆红素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必要时,还应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肝脏和胆道系统的状况。
2024-02-25 21:1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黄疸在新生儿较其他任何年龄都常见,其病因特殊而复杂,既有生理性黄疸,又有病理性黄疸,还有母乳性黄疸。这些情况要区别对待,加以处理。如果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有的是黄疸已经消退或减轻后又重新出现和加重,多属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和新生儿肝炎等。
症状起因:了解儿母妊娠史,分娩史,临产前有无感染及用药史,有无输血史,家族成员有无肝炎,黄疸史。注意胎次,是否早产,有无产伤、窒息、缺氧、饥饿、感染史,详细询问黄疸出现及持续时间,程度与消长情况,大小便颜色。生后有无引起黄疸的用药史(如磺胺,水杨酸制剂,大剂量维生素K3,K4等)和接触萘类史(如卫生球等)。
可能疾病:女劳疸 母乳性黄疸 黄疸 新生儿迁延性胆汁淤积性黄疸
就诊科室:儿科、肝病
丹莪妇康煎膏
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软坚化积。用于妇女瘀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不适、癓瘕积聚,以及盆腔子宫内膜异味症见上述症状者。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
全身给药 慢性乙型肝炎 :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岁)代偿性肝病患者,患者的血清HBsAg阳性至少达6个月,同时存在乙肝病毒(HBV)复制(血清HBeAg阳性)和血清ALT升高。 在开始用本品治疗前,建议先进行肝组织活检,以便确诊慢性肝炎及肝损伤的程度。 在本品治疗慢性乙肝的大量临床研究中采用了下列标准,慢性乙肝患者使用本品治疗前可作为参考指标 :
消炎利胆片
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和急性胆囊炎,胆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