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肌无力> 中医如何治疗肌无力

中医如何治疗肌无力

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医如何治疗肌无力

补充说明:中医如何治疗肌无力

a******W 2021-10-29 17:26

肌无力 黄芪 当归 神经 肌肉 脾胃虚弱 无力 针灸 紧张 肢体麻木 乏力 焦虑 抑郁 睡眠 炸鸡腿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中医治疗肌无力可以考虑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疗法、气功锻炼、穴位贴敷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1.中药调理
肌无力患者可服用补益肝肾、健脾养血类中药方剂如八珍汤、四君子汤等;也可选用单味药材如黄芪、当归等煎煮饮用。这些药物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神经-肌肉传递功能恢复;从而缓解由脾胃虚弱所致之肢体痿软无力。
2.针灸疗法
肌无力可通过辨证取穴配合电针法施治,如合谷、足三里等穴位;每次治疗30分钟,每周3次。针灸能调节气血流通、改善血液循环状态;进而促使受损神经及肌肉修复再生。
3.推拿疗法
通过特定手法如揉捏、拍打等方式作用于经络腧穴上,每日一次,每次约30分钟。推拿有助于舒缓紧张筋肉、刺激局部血液循环;对于因气血不畅导致之肢体麻木、乏力等症状有益处。
4.气功锻炼
肌无力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练习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养生运动;旨在调息养神、固护正气。气功可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减少外邪侵袭机会;同时也有助于稳定情绪、缓解压力所引发之焦虑抑郁心理反应。
5.穴位贴敷
将具有滋阴补肾、平抑肝阳功效的草药研磨成粉末后加适量醋调制成糊状,再外敷于百会、涌泉等穴位上。此方法利用了中药外用原理来辅助治疗某些内科疾患;可起到一定的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效果。
在接受中医治疗肌无力的过程中,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症状。饮食方面宜清淡,避免食用生冷、油腻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冰淇淋、炸鸡腿、麻辣火锅等,以防影响病情恢复。

2024-02-28 10:4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无力

重症肌无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本病具有缓解与复发的倾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女性比男性多,晚年发病者又以男性多。临床表现为受累横纹肌易于疲劳,这种无力现象是可逆的,经过休息或给予抗胆碱脂酶药物即可恢复,但易于复发。

  • 症状起因:重症肌无力是人类疾病中发病原因研究得最清楚、最具代表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受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自身性疾病,胸腺是激活和维持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反应的重要因素,某些遗传及环境因素也与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1)外因—环境因素 临床发现,某些环境因素如环境污染造成免疫力下降;过度劳累造成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感染或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D—青霉素胺等药物诱发某些基因缺陷等。 (2)内因—遗传 近年来许多自身免疫疾病研究发现,它们不仅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基因有关而且与非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基因,如T细胞受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凋亡等基因有关。 (3)重症肌无力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异常 临床研究发现,本病患者体内许多免疫指标异常,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但异常的免疫指标却不见改变,这也许是本病病情不稳定,容易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 可能疾病: 乳腺炎 五更泄 寒湿泄泻 小儿食积 时行感冒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保健科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