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母乳性黄疸怎么退黄
补充说明:母乳性黄疸怎么退黄
a******W 2021-10-30 21:4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母乳性黄疸可以通过暂停母乳喂养、光疗、新生儿疾病筛查、肝脏功能检查、血清学检查等方法来退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暂停母乳喂养
如果医生确诊为母乳性黄疸,首先需要停止母乳喂养48-72小时。因为母乳中含有能够促进胆红素代谢的酶类物质,停奶后可以使胆红素水平下降,减轻黄疸症状。
2.光疗
光疗通常采用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皮肤,时间长短依医嘱而定。蓝光能够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易于排出体外。适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症及母乳性黄疸。
3.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通过采集足底血液样本,在规定时间内送往实验室检测是否存在某些先天性代谢异常。此措施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干预可能由遗传因素引起的黄疸或其他健康问题。
4.肝脏功能检查
肝脏功能检查包括抽血化验肝功能指标如ALT、AST、ALP等。这些指标可反映肝脏是否受损及其损伤程度;对评估母乳性黄疸所致肝损害有重要意义。
5.血清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涉及抽取患者血液样本来测定其总胆红素浓度以及相关抗体水平。此方法用于确定是否存在免疫性黄疸,并协助诊断母乳性黄疸。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轻度的母乳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只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即可。但如果黄疸持续不退或者加重,则需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4-01-12 08:1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多发人群:婴幼儿
典型症状: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临床检查: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5000元)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肝爽颗粒
疏肝健脾,清热散瘀,保肝护肝,软坚散结。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
当飞利肝宁胶囊
清利湿热,益肝退黄。用于湿热郁蒸而致的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而见湿热内蕴证者,症见脘腹痞闷、口干口苦、右胁胀痛或不适、身重困倦、恶心、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复方α-酮酸片
配合低蛋白饮食,预防和治疗慢性因肾功能不全而造成蛋白质代谢失调引起的损害。通常用于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每分钟25毫升的患者。低蛋白饮食要求成人每日蛋白摄入量为40克或40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