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手足抽搐的治疗措施
补充说明:手足抽搐的治疗措施
a******W 2021-10-30 21:4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手足抽搐可以通过钙离子补充、维生素D补充、肌肉松弛剂、抗痉挛药物、针灸疗法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钙离子补充
通过口服或注射高钙食物、钙片等方式增加体内钙含量,具体剂量依医嘱调整。正常浓度的钙离子有助于神经信号传导及肌肉收缩,缓解因低血钙引起的抽搐现象。针对上述情况具有一定的作用。
2.维生素D补充
通过日晒或服用维生素D制剂来提高体内活性维生素D水平,需要定期监测并调整剂量。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进而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对于改善相关症状有积极效果。
3.肌肉松弛剂
遵医嘱使用非处方或处方类肌肉松弛剂如、氯硝西泮等,按说明书指导使用。这类药物能够减少肌肉紧张度,从而减轻由肌肉过度活动导致的手足抽动。适用于特定类型的上述病症。
4.抗痉挛药物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抗痉挛药物如卡马西平、加巴喷丁等,并遵循推荐剂量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可调节大脑神经元兴奋性,有效控制异常放电引起的痉挛发作。适合处理某些原因造成的特定形式的手足抽搐。
5.针灸疗法
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接受个体化针灸方案,在选定穴位进行刺激。针灸可调节气血流通、平衡内在阴阳,对某些类型的手足抽动有益处。需考虑个体差异及可能的风险因素。
在治疗手足抽搐时,应注意避免摄入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的食物,如过量食用海鲜或高盐食品。同时,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也有助于预防手足抽搐的发生。
2024-02-21 16:28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痉挛是一块肌肉、一组肌肉、一个空心器官(如:胃)发生急遽而不自主的收缩,或是一个开口处的类似急遽收缩。有时会有疼痛感及机能障碍,但往往无害,且会在数分钟之后消失。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急性传染病、过度疲劳、张力障碍等,都会导致肌肉的痉挛现象。另一方面,痉挛也是一种能量、行为或情绪的突然爆发。绞痛是痉挛的一种形式,是由特定器官(如胆管)的平滑肌发生痉挛而形成的。绞痛有一大特征,就是感觉不得不走来走去,而疼痛会导致反胃,更严重的可能会呕吐。连续或持续的痉挛则被称为痉挛症。破伤风导致患者肌肉痉挛 。在一些非常严重的病例中,痉挛所导致的肌肉收缩比病人平时所能产生的收缩更剧烈,并导致肌腱和韧带撕裂。有些人认为歇斯底里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的大脑痉挛。
症状起因:一、寒冷刺激。如冬天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准备活动不充分;夏天游泳水温较低,都容易引起腿抽筋。晚上睡觉没盖好被子,小腿肌肉受寒冷刺激.会痉挛得让人疼醒。 二、肌肉连续收缩过快。剧烈运动时.全身处于紧张状态,腿部肌肉收缩过快.放松的时间太短,局部代谢产物乳酸增多,肌肉的收缩与放松难以协调,从而引起小腿肌肉痉挛。 三、出汗过多。运动时间长.运动量大,出汗多,又没有及时补充盐分.体内液体和电解质大量丢失.代谢废物堆积.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环不好,也容易发生痉挛。 四、疲劳过度。当长途旅行、山、登高时,小腿肌肉最容易发生疲劳。因为每一次登高.都是一只脚支持全身重量,这条腿的肌肉提起脚所需的力量将是人体重的六倍,当它疲劳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痉挛。 五、缺钙。在肌肉收缩过程中.钙离子起着重要作用。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太低时,肌肉容易兴奋而痉挛。青少年生长发育迅速,很容易缺钙,因此就常发生腿部抽筋。 六、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中枢对周围神经的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引起肌张力增高,甚至肌痉挛。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保健科、内科、普外科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
用于治疗因缺钙、锌引起的疾病,包括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佝偻病、妊娠妇女和哺乳期妇女、绝经期妇女钙的补充,小儿生长发育迟缓,食欲缺乏,厌食症,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及痤疮等。
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
1.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2.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3.用于治疗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4.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5.用于治疗顽固性水肿; 6.用于治疗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牡蛎碳酸钙颗粒
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如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佝偻病以及儿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绝经期妇女、老年人钙的补充。
注射用醋酸兰瑞肽
1.活动性肢端肥大症,包括垂体GH瘤术后血清GH未达到正常水平者,垂体外照射放射治疗后。 2.尚未达到充分疗效而血清GH水平仍增高者,以及部分病例垂体瘤手术前。 3.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及类癌综合征引起的严重腹泻、潮红、电解质紊乱、渗出性多形性皮疹,以及艾滋病相关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