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症状

精选回答(1)

袁俊丽 主任医师 邯郸市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脑血管病,脑炎,痴呆,多发性硬化症,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

提问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症状可以通过激素治疗、免疫球蛋白治疗、血浆置换等方法进行缓解。
1.激素治疗
激素治疗通常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或甲泼尼龙。具体剂量和疗程需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激素可减少免疫反应,缓解神经炎症,从而改善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症状。
2.免疫球蛋白治疗
免疫球蛋白治疗可能包括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或血清丙种球蛋白。常用药物为人免疫球蛋白和血清丙种球蛋白。该方法通过提供额外的抗体来调节免疫系统,减轻自身免疫攻击对神经的损害。
3.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可通过连续抽取患者的血液,去除其中的异常蛋白质成分,并补充等量的新鲜冰冻血浆。常用设备为血液透析机和新鲜冰冻血浆。此方法可清除体内的自身抗体和其他有害物质,有助于缓解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症状。
在进行上述治疗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营养均衡,以支持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2021-08-26 17:3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多灶性脱髓鞘性运动神经病)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motor neuropathy,MMN)又称多灶性脱髓鞘性运动神经病。是近年来被认识的一种少见的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疾病。1985~1986年,Parry等和Roth等人几乎同时报道了4例纯运动性神经病,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非对称性肢体无力,以远端受累为主,电生理特征是在运动神经上存在持续性多灶性传导阻滞(conduction block,CB),而感觉神经没有或只有很轻的受累。1988年,Pestronk等首次报道此病患者血清中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水平升高,并对免疫治疗有反应。自此以后,多数学者认为此病不同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和运动神经元病,而是一种单独的疾病,称之为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早在1982年,Lewis等就报道了5例临床和电生理特征与此相类似的运动感觉性神经病,2例经皮质类固醇治疗后症状改善,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这些病例为CIDP的变异型,它与MMN的不同点是前者有感觉神经受累,且对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报道的MMN已超过300例。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