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遗传性共济失调> 遗传性共济失调症的遗传几率

遗传性共济失调症的遗传几率

发病时间:不清楚

遗传性共济失调症的遗传几率

补充说明:遗传性共济失调症的遗传几率

a******W 2021-10-31 19:09

遗传性共济失调 步态不稳 肌肉僵硬 震颤 大脑 脊髓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遗传性共济失调症的遗传概率因具体类型而异,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般为50%。
遗传性共济失调症是由于特定基因突变引起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涉及多种致病基因。这些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异常导致神经细胞功能障碍,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该疾病的典型症状包括运动协调障碍、平衡困难以及步态不稳。其他可能的症状还包括肌肉僵硬、震颤、言语不清等。
为了确诊遗传性共济失调症,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液样本采集以评估特定基因突变,如ATXN7基因检测。此外,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可以显示大脑和脊髓的结构改变。目前尚无治愈遗传性共济失调症的方法,但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最佳功能状态。例如,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平衡练习和肌力锻炼。
面对遗传性共济失调症,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营养支持,避免潜在的风险因素,如酒精滥用,以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2024-01-05 10: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遗传性共济失调 (布-马二氏综合征,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

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ataxia)是一组以慢性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遗传变性病;世代相传的遗传背景、共济失调表现及小脑损害为主的病理改变是三大特征。本组疾病除小脑及传导纤维受累外,常累及脊髓后柱、锥体束、脑桥核、基底核、脑神经核、脊神经节和自主神经系统等。共济失调步态最先出现且逐渐加重,最终使患者卧床,临床症状复杂、交错重叠,即使同一家族也可表现高度异质性。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