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粘液便> 粘液便是怎么一回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粘液便可能与感染性肠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肠癌、巨球蛋白血症等疾病有关,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感染性肠炎
感染性肠炎是由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这些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和炎症因子刺激肠道黏膜,导致其分泌大量粘液。同时,由于炎症反应使肠道蠕动加快,也会出现腹泻的症状。抗感染药物是主要治疗方法,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抗生素类药物可以抑制或杀灭致病菌,从而控制感染。
2.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会导致胆汁分泌异常,进而影响到小肠对食物中脂肪的消化吸收,此时为了辅助脂肪的消化吸收,胆囊会分泌更多的胆汁,而胆汁经过肠道时会被重吸收形成粪便,因此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且带有粘液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进行利胆治疗,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
3.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会引起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导致消化酶分泌减少,进而引起脂肪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排便困难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多酶片、胰酶片等补充消化酶制剂来改善症状。
4.结肠癌
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坏死脱落,或者并发感染,就会产生较多渗出物,混杂于大便之中,导致大便呈稀薄状并伴有粘液。针对结肠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病变部位,配合化疗、放疗等方式综合处理,以期根治癌症。
5.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体内免疫蛋白IgM水平升高,高浓度的IgM可能会导致凝集素样作用,促进红细胞破坏,进而引起溶血性贫血,伴随有黄疸、尿色深黄、瘙痒等症状。患者需要接受化学疗法,常用药物包括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等烷化剂以及氟达拉滨、环孢素等免疫调节药。
建议定期进行大便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洁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024-02-11 15:3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肠炎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粘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临床常见的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限局性肠炎等。肠炎极为普 遍,全世界每年发病约30~50亿人次,尤以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和病死率为高,特别是儿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发展中国家中,感染性腹泻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病死率约为20%,仅在亚、非、拉地区,每年就要夺去约460万婴幼儿的生命。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