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颅内出血怎么办
补充说明:颅内出血怎么办
a******W 2021-11-01 16:5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颅内出血可以考虑颅内压增高、脑室穿刺引流、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脑血管造影术、颅内血肿清除术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并接受适当治疗。
1.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可以通过降低颅内压力的药物如、甘露醇来缓解,需遵医嘱使用。上述药物通过增加水分排出或减少脑组织水肿来减轻颅内压力。适合处理因脑损伤导致的继发性颅内高压。
2.脑室穿刺引流
脑室穿刺引流通常在影像引导下进行,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操作,旨在移除积聚在脑室内的血液或脑脊液。此措施直接针对颅内出血引起的脑室扩大和压力增高的情况。通过减小脑室内压力,防止进一步损害脑组织。
3.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包括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按医嘱口服给药。这类药物能够松弛平滑肌细胞,改善脑血管痉挛状态。适用于缓解颅内出血后可能发生的脑血管收缩所致头痛等症状。
4.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介入放射学检查,在X线监视下将特制导管插入颈动脉或椎动脉,注射造影剂显示血管结构异常。该技术有助于评估颅内出血的原因及范围,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对于诊断原因不明的颅内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5.颅内血肿清除术
颅内血肿清除术是神经外科手术,在全麻下开颅探查并移除血肿。该手术直接针对颅内出血的核心问题,通过去除血肿减小对周围脑组织的压力和损伤。
颅内出血应紧急就医,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安静休息,以免加重颅内压力。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被动肢体活动,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024-03-10 01:3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正常人颅内有一定压力,称为颅内压(简称颅压),通常是指在水平卧位、身体松弛的状态下,经腰椎穿刺接上一定内径的管子所测得压力,因而又确切地称之为脑脊液压力。侧卧位测量成年人平均脑脊液压力超过1.96kPa(相当200mm水柱)时,称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是临床常见的许多疾病共有的一组症候群。
症状起因:凡能引起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的病变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常见的病因有: 1、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血肿脓肿囊肿、肉芽肿等,既可占据颅腔内一定的容积,又可阻塞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影响其循环及吸收。此外,上述病变均可造成继发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 2、颅内感染性疾病:各种脑膜炎脑炎、脑寄生虫病,既可以刺激脉络丛分泌过多的脑脊液,又可以造成脑脊液循环受阻(梗阻性及交通性脑积水)及吸收不良;各种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的毒素可以损伤脑细胞及脑血管,造成细胞毒性及血管源性脑水肿;炎症、寄生虫性肉芽肿还可起到占位作用,占据颅腔内的一定空间。 3、颅脑损伤:可造成颅内血肿及水肿。 4、脑缺氧:各种原因造成的脑缺氧如窒息、麻醉意外、CO中毒,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肺性脑病、癫痫持续状态重度贫血等,均可造成脑缺氧,进一步引起血管源性及细胞毒性脑水肿。 5、中毒:铅、锡、砷等中毒。某些药物中毒,如四环素、维生素A过量等。自身中毒如尿毒症、肝性脑病等,均可引起脑水肿,促进脉络丛分泌脑脊液,并可损伤脑血管的自动调节作用,而形成高颅压。 6、内分泌功能紊乱:年轻女性、肥胖者,尤其是月经紊乱及妊娠时,易于发生良性颅内压增高可能与雌激素过多、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少而产生的脑水肿有关。肥胖者可能与部分类固醇溶于脂肪组织中不能发挥作用而造成相对性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少有关。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脑外科
盐酸替扎尼定片
盐酸替扎尼定片为中枢性骨骼肌松弛药,用于降低因脑和脊髓外伤、脑出血、脑炎以及多发性硬化病等所致的骨骼肌张力增高、肌痉挛和肌强直。
云南白药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以及皮扶感染性疾病。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丹莪妇康煎膏
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软坚化积。用于妇女瘀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不适、癓瘕积聚,以及盆腔子宫内膜异味症见上述症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