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前兆
补充说明: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前兆
a******W 2021-11-03 16:1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前兆可能包括下肢间歇性跛行、皮肤苍白或发绀、静息痛、肢体麻木以及足部溃疡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表明下肢动脉供血不足,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病情并接受治疗。
1.下肢间歇性跛行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堵塞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当行走时,肌肉收缩增加血流需求,远端缺血加剧,从而引发跛行。主要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小腿腓肠肌疼痛或无力感,休息后可缓解。
2.皮肤苍白或发绀
皮肤苍白可能反映了组织缺氧的情况,而发绀则是因为血液中还原型血红蛋白增多所致。这种表现通常出现在受影响肢体的末端,如手指和脚趾。
3.静息痛
随着病情进展,局部组织缺血加重,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出现疼痛,即静息痛。患者会感到持续性的剧烈疼痛,尤其是在夜间,常常需要提高患侧肢体以减轻不适。
4.肢体麻木
肢体麻木可能是由于神经受压或缺血引起的周围神经功能障碍。这种感觉异常多发生在足部或腿部,有时伴有刺痛感。
5.足部溃疡
足部溃疡通常是由于外伤、感染或其他基础疾病导致微循环障碍,使足部皮肤失去保护而发生病变。常见于糖尿病足等高危人群中,易发生在足底压力分布区域,尤其是跟腱、跖骨头等处。
针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前兆,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CTA扫描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来评估下肢动脉情况。治疗措施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如戒烟、降脂药物以及生活方式干预。患者应避免吸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期监测血脂水平,以减少心血管风险。
2024-01-04 01:3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间歇性跛行是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后(一般为数百米左右),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但稍许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病人仍可继续行走,再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再度出现。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跛行呈间歇性出现,故称为间歇性跛行。
症状起因:间歇性跛行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在腰椎管已有狭窄的病理基础上,因直立时椎体及神经根的压力负荷增大,再加上行走时下肢肌肉的舒缩活动进一步促使椎管内相应脊神经节的神经根部血管生理性充血,继而静脉瘀血以及神经根受牵拉后,相应部位微循环受阻而出现缺血性神经根炎,从而出现腰腿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当患者蹲下、坐下或平卧休息后,神经根的压力负荷降低,消除了肌肉活动时的刺激来源,脊髓及神经根缺血状态得以改善,因此症状也随之减轻、消失。再行走时,再度出现上述症状,再休息,症状再缓解,如此反复,交替出现,形成了间歇性跛行。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