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丘脑出血后怎么照顾
补充说明:丘脑出血后怎么照顾
a******W 2021-11-04 16:5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丘脑出血后可以采取卧床休息、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营养支持、肢体功能锻炼等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
1.卧床休息
患者应立即平卧位,头部抬高约30度,以免加重颅内压增高。由于丘脑出血通常会导致颅内压力增加,而卧床休息有助于减少体位改变引起的颅内压力波动,从而缓解症状。
2.控制血压
通过药物如硝苯地平、美托洛尔等降低血压,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高血压是丘脑出血的常见原因,控制血压可减缓病情进展并预防再次出血。
3.预防并发症
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及时处理发热、感染等问题。预防并发症对于促进恢复至关重要,可减轻对机体造成的损伤程度。
4.营养支持
提供易于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必要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利于康复过程中的身体修复和恢复;但需注意避免过量摄入脂肪以防血脂升高。
5.肢体功能锻炼
从患侧健肢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被动运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以及肌力训练。此措施旨在维持原有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防止废用性萎缩及深静脉血栓形成。
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凉感冒,以免引起咳嗽、咳痰等症状,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2024-02-28 16:0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正常人颅内有一定压力,称为颅内压(简称颅压),通常是指在水平卧位、身体松弛的状态下,经腰椎穿刺接上一定内径的管子所测得压力,因而又确切地称之为脑脊液压力。侧卧位测量成年人平均脑脊液压力超过1.96kPa(相当200mm水柱)时,称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是临床常见的许多疾病共有的一组症候群。
症状起因:凡能引起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的病变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常见的病因有: 1、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血肿脓肿囊肿、肉芽肿等,既可占据颅腔内一定的容积,又可阻塞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影响其循环及吸收。此外,上述病变均可造成继发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 2、颅内感染性疾病:各种脑膜炎脑炎、脑寄生虫病,既可以刺激脉络丛分泌过多的脑脊液,又可以造成脑脊液循环受阻(梗阻性及交通性脑积水)及吸收不良;各种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的毒素可以损伤脑细胞及脑血管,造成细胞毒性及血管源性脑水肿;炎症、寄生虫性肉芽肿还可起到占位作用,占据颅腔内的一定空间。 3、颅脑损伤:可造成颅内血肿及水肿。 4、脑缺氧:各种原因造成的脑缺氧如窒息、麻醉意外、CO中毒,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肺性脑病、癫痫持续状态重度贫血等,均可造成脑缺氧,进一步引起血管源性及细胞毒性脑水肿。 5、中毒:铅、锡、砷等中毒。某些药物中毒,如四环素、维生素A过量等。自身中毒如尿毒症、肝性脑病等,均可引起脑水肿,促进脉络丛分泌脑脊液,并可损伤脑血管的自动调节作用,而形成高颅压。 6、内分泌功能紊乱:年轻女性、肥胖者,尤其是月经紊乱及妊娠时,易于发生良性颅内压增高可能与雌激素过多、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少而产生的脑水肿有关。肥胖者可能与部分类固醇溶于脂肪组织中不能发挥作用而造成相对性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少有关。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脑外科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厌食和其相关的疾病-因代谢应激,如创伤或烧伤而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经性/精神性疾病或损伤-意识障碍-心/肺疾病的恶病质-癌性恶病质和癌肿治疗的后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2.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颌面部损伤-头颈部癌肿-吞咽障碍-上消化道阻塞,如食管狭窄;3.危重疾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4.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5.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松龄血脉康胶囊
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活血化瘀
柴银颗粒
中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咽痛。
肠内营养乳剂(TP)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的营养不良或摄人障碍的患者,包括创伤或颅面部、颈部手术后患者;咀嚼、吞咽困难患者;意识不清或接受机械换气的患者;手术后需要补充营养的患者;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等。本品不含膳食纤维,可用于严重胃肠道狭窄病人;肠瘘病人;术前或诊断前肠道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