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月经> 中医对月经的调理效果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中医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等方法可以用于月经周期调整、经期症状缓解、痛经减轻、内分泌平衡、生育能力改善等方面的调理。如果需要使用药物进行调理,建议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
1.月经周期调整
中医认为月经失调可能与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常有关。通过中药调理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恢复脏腑正常功能,从而调整月经周期。可选用当归、川芎等补血活血药物进行治疗;也可服用益母草颗粒、乌鸡白凤丸等中成药来改善症状。
2.经期症状缓解
中医认为女性在经期出现腹痛、乳房胀痛等症状是因为体内气血瘀滞所致。通过针灸或按摩穴位如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可以刺激气血运行,达到止痛的效果。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上述穴位进行艾灸或按摩以缓解疼痛症状。
3.痛经减轻
痛经多由寒湿侵袭、气滞血瘀等原因引起,采用热敷能够温通经脉、祛除寒湿邪气,从而减轻痛经症状。建议将热水袋放置于小腹部,每次15-30分钟,每日数次,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4.内分泌平衡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与体内阴阳失衡有关,而针灸可以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进而影响内分泌系统。针对内分泌紊乱引起的月经不调,可以选择在特定时间进行针灸治疗,例如排卵期前后。
5.生育能力改善
不孕不育有时是由于子宫内膜过薄或过厚导致受精卵难以着床。运用推拿手法有助于改善子宫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提高其生理环境的适宜性。此项服务应在专业人员操作下完成,并按疗程接受治疗。
在接受中医调理月经时,应确保饮食均衡,避免食用生冷、辛辣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同时保持心情舒畅也有助于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

2024-03-21 17: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痛经 (经期疼痛)

痛经(dysmenorrhea),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

推荐医生更多

胡卫和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李兰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文芬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梁梅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依俐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王晓红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