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血管外科> 心脏介入> 心脏介入检查有什么用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心脏介入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诊断冠心病等心脏疾病。通常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心脏磁共振成像和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等检查。如果症状或风险因素提示可能有心脏问题,应尽快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心电图
心电图能够记录心脏电信号,辅助诊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等问题。通过连接在身体上的导联来测量心脏电活动,通常几分钟内完成。
2.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辐射的心脏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使用高频声波扫描患者胸壁以获取心脏图像,无需特殊准备。
3.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情况,指导治疗决策。将一根细软管插入患者的血管(通常为桡动脉),注射染料后拍摄X光片以观察冠脉情况。
4.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脏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原理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的一种技术,可以对心血管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患者躺在封闭式磁共振仪器内的床上,在医生指导下接受一系列影像采集程序即可完成检查。
5.负荷心肌灌注显像
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是为了评价心肌缺血状态及程度而采用运动或药物使心脏负荷增加所进行的显像。在核素标记下进行静息与负荷状态下的心肌显像比较分析。
以上各项检查均需要空腹进行,以免食物影响结果准确性。此外,建议患者提前预约并按医嘱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顺利开展检查。

2024-03-10 01:0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即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坏死的心脏病。多发于40岁以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到。临床表现突然出现胸前区憋闷疼痛,气短、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患者被迫停止活动,轻者能够在数分钟内自行缓解并休息后逐渐恢复正常。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