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垂体瘤> 垂体瘤切的多会导致垂体功能低下

精选回答(1)

李帆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领域:掌握最新的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诊疗知识,善于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提问

垂体瘤切除过多可能会导致尿崩症、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腺功能减退等垂体功能低下症状。
1.尿崩症
由于肿瘤压迫或手术损伤垂体后叶或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细胞,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尿崩症。患者会出现频繁排尿、口渴、脱水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和昏迷。
2.电解质紊乱
垂体瘤切除术中对垂体前叶组织造成损伤,影响其正常分泌调节作用,可能导致体内电解质代谢异常。电解质紊乱可能引发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需及时补充电解质以维持机体稳定。
3.甲状腺功能减退
垂体瘤术后出现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主要是因为手术过程中对垂体前叶造成了直接的物理性损害,进而影响了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典型症状包括畏寒、乏力、体重增加和记忆力减退。长期未治疗可导致粘液性水肿和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
4.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垂体瘤生长及手术过程中会压迫并破坏垂体柄两侧的束状带,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减少,从而影响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劳、食欲不振、皮肤苍白和毛发脱落等,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等危象表现。
5.性腺功能减退
垂体瘤增大或手术过程中对垂体前叶产生压力或直接侵犯,导致分泌减少,影响生殖器官发育和性激素水平。男性可能会经历勃起功能障碍、精子数量减少等问题,女性则可能出现月经不调和生育能力下降。
垂体瘤患者应定期监测垂体功能,特别是对于存在上述风险因素者,以便早期发现垂体功能低下。

2024-03-12 01:0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垂体瘤 (脑垂体瘤,垂体腺瘤,脑垂体腺瘤)

脑垂体瘤(Pituitaryadenoma)系良性腺瘤,相当常见,约10万人口中即有l例,近年来有 增多趋势,特别是育龄妇女。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报告脑垂体瘤占颅内肿瘤的12.2%。垂体位于颅底蝶鞍窝内上方为鞍隔,分开视交叉和第三脑室底部,下方为蝶窦。垂体柄穿过鞍隔,连接下丘脑和垂体,垂体柄由血管和神经组成,垂体两侧为静脉海绵窦,其内有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和三叉神经第一交通过。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孙少川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靳凤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孙宝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侯百鸿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贾成 主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杨汉民 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