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血压下降> 血压下降的常见原因

血压下降的常见原因

发病时间:不清楚

血压下降的常见原因

补充说明:血压下降的常见原因

a******W 2021-11-05 16:46

血压下降 体位性低血压 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心脏 生理盐水 利尿 积聚 下肢 血压 晕厥 呋塞米 肾脏 水肿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血压下降可能源于血容量不足、药物副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病理情况。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血容量不足
血容量不足是指血液量减少,导致心脏泵出的血液量不足以满足身体需要,引起血压下降。此时心脏需额外加压才能将血液泵出。可通过补液来增加血容量,如口服补盐溶液、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等。
2.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降压药、利尿剂等会导致血管扩张或降低心脏负荷,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如果发现是药物引起的血压下降,应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3.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立时,由于重力作用使血液积聚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相应减少,导致血压急剧下降的现象。对于存在体位性低血压风险的人群,建议在改变姿势时缓慢进行,以减少晕厥的风险。
4.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时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无法有效泵出足够的血液供应全身,导致血压下降。治疗心力衰竭通常包括使用利尿剂如以及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5.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会影响肾脏调节体内水分平衡的能力,导致液体潴留和水肿,进而影响血压。治疗肾功能不全的方法包括控制原发病、限制钠摄入、透析等。
针对血压下降的情况,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数值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必要时,可进行超声心动图、肾功能检测等相关检查,以进一步评估心血管系统和肾脏状况。

2024-02-10 08:1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心脏衰弱,心收缩不全)

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