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长期服用降压药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长期服用降压药可能引发药物依赖性、血压过低、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等风险,还可能出现药物相互作用。
1.药物依赖性
长期使用某些降压药可能导致机体对其产生适应性改变,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可能导致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如头痛、心悸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2.血压过低
部分患者因个体差异或药物剂量过大,在服用某些种类的降压药后会引起血压下降的情况发生。若血压降低幅度较大,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晕厥甚至跌倒受伤。
3.肾功能损害
某些降压药可能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发挥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进而影响肾功能。这可能会增加慢性肾病和急性肾损伤的风险,表现为尿量减少、水肿等症状。
4.电解质紊乱
某些降压药可能会影响体内电解质平衡,导致钠、钾等离子浓度异常。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肌肉痉挛、疲劳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心跳骤停。
5.药物相互作用
同时服用多种降压药或其他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加重不良反应或减弱治疗效果。例如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增强某些降压药的效应,导致血压过低;而高钙食物可能降低钙通道阻滞剂的降压效果。
长时间服用降压药需监测血压变化,定期评估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以减轻潜在风险。

2024-01-23 10:3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低血压 (血压过低)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正常血压的变异范围很大,随年龄、体质。 环境因素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由于高血压在 临床上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而备受重视,高血压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也有明确规定,但低血压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肢动脉血压低于 12/8 kPa(90/60 mmHg)即为低血压。 绝大多数低血压患者(尤其与体质或遗传有关的长期慢性低血压)在临床上并无任何不适,或仅有头晕、困倦、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少数(血压急剧下降者)出现以脑供血不足为主 的临床症状,如头晕、眼黑、肢软,甚至可以出现晕厥或休克。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