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抽动症> 如何治疗小儿抽动症

精选回答(1)

黄文渊 主治医师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甲

擅长:咽峽炎,手足口病,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川崎病,传单,过敏性紫癜,颅内感染,新生儿黄疸,早产儿,新生儿败血症。

提问

通常情况下,小儿抽动症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小儿抽动症是一种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频繁点头、张口、伸舌等。

1、心理治疗

抽动症的小儿大多会有心理问题,所以家长应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并配合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如给予正确的引导以及积极的鼓励,使小儿保持平稳的心态,有助于改善症状。

2、药物治疗

小儿抽动症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哌甲酯、托莫西汀等药物进行治疗,可抑制脑内突触前膜多巴胺转运体,从而减少抽动症的发作。另外,建议小儿遵医嘱定期复诊,以便于医生了解小儿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物理治疗

小儿抽动症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医治疗,如针灸、推拿等。针灸治疗可选择百会、四神聪、神门、三阴交、合谷等穴位,可以起到清热解毒、镇惊祛风、开窍通络等作用。推拿治疗可选择风池、睛明、太阳、四白、合谷、太冲等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作用。

除上述常见治疗方法外,还可通过一般治疗、饮食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建议家长应配合医生为小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免因治疗不当,导致小儿出现上述症状,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

2022-08-24 14:46

举报

医生回答(1)

吴俊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抽动症是发育行为疾病,会伴随着人体的发展发育因此造成病情重要的疾病,在临床医学上会出现出伴随着人体的发展发育因此转变病症的疾病。抽动症没方法自愈,只能经过临床选择干预医治,进而能力到达一个治愈的目标。提议在平常生活中能够经过饮食纠正:应多吃些含锌量较多的食品,如坚果类、豆类、植物肝脏、瘦肉、谷类等。

2021-11-06 21:5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小儿抽动综合征,小儿短暂性抽动障碍,小儿习惯性痉挛综合征)

小儿抽动症又名习惯性痉挛综合征(habitualspasm syndrome)、抽动综合征(tic syndrome)、短暂性抽动障碍等,是发生在儿童期的一种肌肉抽动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为1%~7%,有报道达4%~23%者。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早期的儿童。男性明显占优势,男女之比为3∶1~4∶1。多呈良性经过,也有难治性患者。

适用药品

盐酸帕罗西汀片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虑抑郁反应性抑郁。常见的抑郁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常见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心悸,出汗,气短等。通常表现为继发于显著或持续的对一个或多个社交情景或表演场合的畏惧,从而导致回避。治疗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本品可防止抑郁、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的复发。

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复合包装

本品在与孕激素联合使用建立人工月经周期中用于补充主要与自然或人工绝经相关的雌激素缺乏:血管舒缩性疾病(潮热),生殖泌尿道营养性疾病(外阴阴道萎缩,性交困难尿失禁)以及精神性疾病(睡眠障碍衰弱)。预防原发性或继发性雌激素缺乏所造成的骨质丢失。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MDD)的治疗:重症抑郁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长春胺缓释胶囊

1.本品用于治疗衰老期心理行为障碍(如警觉性和记忆力丧失、头晕、耳鸣、时间与空间定向力障碍失眠)。2.也可用于急性脑血管病及脑外伤后综合征。3.可用于治疗缺血性视网膜疾病。耳、鼻、喉科治疗方面,可用于治疗耳蜗前庭疾病。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