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神经性尿频> 女性神经性尿频怎么治疗

女性神经性尿频怎么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女性神经性尿频怎么治疗

补充说明:女性神经性尿频怎么治疗

a******W 2021-11-07 20:22

神经性尿频 膀胱 排尿 咖啡因 心理医生 焦虑 尿频 神经 黄连 龙骨 小便 精神紧张 肌肉 深呼吸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女性神经性尿频可以考虑生活方式调整、心理行为疗法、膀胱训练、抗胆碱药、中药调理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定时排尿、减少咖啡因摄入及限制液体摄取量等策略。这些措施有助于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并减轻由咖啡因引起的膀胱刺激。对于存在神经性尿频的女性来说,这是基础且重要的一步。
2.心理行为疗法
心理行为疗法通常由专业心理医生通过面谈、放松技巧训练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此方法旨在帮助患者认识并接受自己的病情,并学会应对由此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情绪。通过改善心理健康状态,可缓解因心理因素导致的神经性尿频症状。
3.膀胱训练
膀胱训练涉及记录每日排尿时间表,并逐渐延长两次排尿之间的时间间隔。目标是恢复正常的膀胱容量和功能。这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许多类型的尿频患者。
4.抗胆碱药
抗胆碱药物如托特罗定片能阻断膀胱平滑肌上的m-受体,降低膀胱的敏感性,从而减少尿频的发生。这类药物能够稳定神经递质的作用,提高膀胱的储尿能力,减少尿频现象。适合于治疗由神经源性原因引起的尿频。
5.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根据个体体质开具处方,可能包含黄连、龙骨等药材,需按医嘱服用一定周期。传统认为这些草药具有镇静安神、固涩止泻的功效,可用于缓解由情志失调所致之小便频数。针对女性而言,其可辅助调节内分泌平衡。
面对女性神经性尿频的症状,应避免过度的精神紧张,以免加重不适感。建议采取渐进式肌肉松弛法,每天练习几次深呼吸和冥想,以促进身心放松。

2024-02-26 00:1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神经性尿频

神经性尿频症指非感染性尿频尿急,是儿科一个独立的疾病,患儿年龄一般在2~11岁,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其发病特点为尿频,每2~10分钟一次,患儿尿急,一要小便就不能忍耐片刻,较小患儿经常为此尿湿裤子,可继发尿路感染或阴部湿疹。小儿神经性尿频多半是父母无意中发现,到某些基层医疗单位就诊时,常被误诊为泌尿系统感染而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收效甚微。

  • 症状起因:一方面是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够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差,容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而出现障碍,另一方面是孩子生活中有一些引起精神紧张、对精神状态造成不良刺激的因素。例如生活环境的改变,孩子对刚入托,入学心理准备不足,被寄养给他人抚养,父母的突然分离、亲人的死亡,以及害怕考试或对某种动物的惧怕等。这些都可能使小儿精神紧张、焦虑,使抑制排尿的功能发生,障碍,结果表现出小便次数增多。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

适用药品

缩泉胶囊

补肾缩尿。用于肾虚之小便频数,夜卧遗尿。 老年人肾阳虚引起的尿急、尿频、遗尿;小儿遗尿、神经性尿频、压力性尿失禁、慢性前列腺炎、膀胱过度活动症。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MDD)的治疗:重症抑郁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深呼吸训练器

暂无数据

十三味红花丸

1.藏医:补肝益肾,解毒通淋。用于肝萎缩,外伤引起的肾脏肿大,肝热症,小便癃闭,性水肿,化合毒中毒症,“亚玛”虫病。2.中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梅毒,疱疹尖锐湿疣,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3.运动系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炎,骨质增生,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致骨折,挫伤等原因的各种疼痛。4.心脑血管系统:脑震荡及后遗症,脑血栓及后遗症,脑栓塞及后遗症,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中风,瘫痪,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和惊风等。5.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官能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类神经性障碍,各类神经性炎症等。6.白脉病:指气血交搏,运行受阻而不能内充肚腑、外达肌筋、骨骼、损及白脉引起的以麻木、肿痛、萎缩、拘挛为特征的病症,又称“白痹”,外遇风寒湿气,内伤疫热、毒热,劳累过度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