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什么是粘液便
补充说明:什么是粘液便
2021-11-09 17:4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粘液便是指粪便中混有少量的黏液。
正常粪便一般是呈黄色或者黄绿色,当粪便中混有少量的黏液时,可能是由于肠道炎症感染导致的,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这些感染通常会导致肠道黏膜出现脱落的情况,从而引起黏液便。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黏液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药物来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黏液便,可以遵医嘱服用利巴韦林片、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来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适当吃一点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胡萝卜、猕猴桃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022-09-21 16:2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假如粪便中有肉眼可以看到的黏液就是黏液便,一般在胃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小儿腹泻、婴幼儿腹泻、细菌感染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结直大肠癌等疾病中出现假如是因为痔疮、直肠炎、肛裂等肛门疾病引发的黏液便,因此且其中含有鲜血可利用止血类药品选择医治,这种时候病患要多吃菌类、水果,维持大便通畅,如果有需要医生也许会采用手术医治的方法。
2021-11-10 02:40
举报向医生提问
黏液便是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之一。肠易激综合症(IBS)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候群。其特征是肠道功能的易激性。过去称为粘液性肠炎、结肠痉挛、结肠过敏、过敏性肠炎、易激肠炎等,现均已废弃。临床上十分常见, 此病虽然呈良性经过,但由于发病率高,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故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
症状起因:①精神因素 研究认为,本病症状发作或加重均与情绪紧张有关,焦虑、抑郁、激动、恐惧等情绪不安因素刺激机体,影响了植物神经功能,从而引起结肠和小肠的运动功能改变及分泌功能的失调。 ②遗传因素 肠易激综合症有明显的家族集聚倾向。国外33%的患者有家族史,国内与此接近,而且同一家族中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雷同。 ③感染因素 约1/4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症状起自胃肠炎、痢疾或其它直接影响胃肠功能的疾病。研究认为各种细菌、病毒感染因素可引起肠粘膜下巨细胞或者其它炎性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可能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而发生肠易激综合症。 ④饮食因素 食物本身并不引起肠易激综合症。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可因乳糖酶缺乏发生乳糖类消化不良,很多病人可因进食或刺激性食物发作,可能对某种或多种食物不耐受,致使肠腔扩张和肠蠕动正常功能发生紊乱而发病。 ⑤神经和内分泌因素 研究表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症与胆碱能神经异常有关,而腹泻型则与肾上腺能神经异常有关。更主要的是本病与内分泌激素如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 缩素(CCK)、P物质(SP)、生长抑素(SS)、胃动素(MOT)及5-羟色胺(5-HT)等含量异常有密切联系。 除上述国素之外,人体内微量元素的改变,气候变化均可诱发和加重病情。总之,各种因素最终导致结肠分泌和吸收功能紊乱,以及肠道动力学改变而发生本病。
就诊科室: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