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山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补充说明:山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a******W 2021-11-10 17:53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山栀子具有清热泻火、祛湿热、利胆退黄、解毒疗疮、镇静安神等功效与作用。由于山栀子的性寒凉,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脾胃虚寒等问题,因此建议在咨询医生后再进行使用。
1.清热泻火
山栀子具有苦寒之性,能入心、肺经,有清泻心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火热内盛所致的心烦不宁、失眠多梦等病症。可配伍龙胆草、黄连等药同用。
2.祛湿热
山栀子归肝、胆经,其味苦入肝,性寒凉入胆,故而能清肝胆实火,且善除下焦湿热。对于目赤肿痛、口舌生疮、阴部瘙痒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常与龙胆草、车前子等药物合用。
3.利胆退黄
山栀子中的栀子苷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从而达到利胆的效果;此外,它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肝脏的氧化损伤,有助于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对于胆囊炎、胆石症等引起的黄疸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可配合茵陈、柴胡进行调理。
4.解毒疗疮
山栀子外用时,可通过其辛散苦燥之性开宣皮腠,使毒邪随汗而解。本品还可用于治疗痈疽肿毒、丹毒、天疱疮等皮肤疾病。可捣烂后外敷于患处。
5.镇静安神
山栀子中所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能够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平衡来发挥镇静催眠的效果。对于因情绪紧张或压力过大导致的失眠、焦虑等情况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遵医嘱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山栀子性寒,长期大量食用可能会引起脾胃虚寒,因此脾胃虚弱者慎用。另外,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及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2024-01-29 10:05
举报向医生提问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温病的一种,表面发热、头痛、尿黄而短、身重而痛、苔黄腻。易引发黄疸、膀胱炎、痢疾等病症。湿热是湿邪化热内蕴会烦热,口苦,胸痞,黄疸,小便短赤,湿疹,要清热燥湿,利水,利胆,可多吃细米,白萝卜,马蹄,白菜这些清热利水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