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产科> 如何母乳喂养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母乳喂养可以促进母婴互动,提高免疫力,预防腹泻等。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充足水分摄入、新生儿专用奶嘴、母婴皮肤接触、婴儿吮吸技巧训练等方法来实现。如果产妇出现乳房胀痛、发热等症状,应暂停哺乳并咨询医生。
1.饮食调整
母亲应均衡膳食,适量摄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提高母乳质量,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素。
2.充足水分摄入
母亲每日需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量,避免脱水现象发生。充足的水分有利于促进乳汁分泌,维持母乳喂养的连续性。
3.新生儿专用奶嘴
选择适合新生儿使用的柔软、接近乳头形状的奶嘴,以减少不适感。使用专用奶嘴可减轻宝宝吞咽困难等问题,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4.母婴皮肤接触
提倡产后尽早开始母婴间频繁且长时间的皮肤接触,特别是在新生儿时期。皮肤接触能够增强母婴间的亲密感,同时促进催产素分泌,利于哺乳行为的发生。
5.婴儿吮吸技巧训练
通过专业人员指导或自我学习相关教程,对未熟练掌握吮吸技能的婴儿进行针对性训练。正确的吮吸方式有助于改善吸吮效率,防止因无效吸吮导致乳腺炎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母乳喂养过程中,母亲应注意观察乳房是否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以及时发现乳腺炎等潜在风险。若已经出现上述症状,则建议暂停患侧乳房哺乳,用吸奶器将乳汁排空后,再尝试继续哺乳。

2024-02-18 20:5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泄泻 (腹泻)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小儿脾常不足,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

推荐医生更多

李瑾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吴秀芝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常州花园医院妇科

韩筱兰 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蒲春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马春云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