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的危害有哪些
补充说明: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的危害有哪些
a******W 2021-11-12 16:44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肝脏损害、肾功能损害以及过敏反应等危害,还可能产生催眠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该药物中的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等成分通过抑制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使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而产生镇静效果。用药后可能会出现嗜睡、昏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2.肝脏损害
由于药物代谢主要依赖肝脏,其中所含有的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会加重肝脏负担,长期服用会导致肝损伤。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倦怠等不适症状,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肝衰竭。
3.肾功能损害
该药物中的一些成分需要经过肾脏排泄,长时间服用或过量使用会对肾造成一定的损伤。可表现为尿色改变、尿量减少、水肿等现象,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引起急性肾衰竭。
4.过敏反应
个体对某些药物成分产生免疫应答,导致组胺和其他炎症介质释放,引起红斑、瘙痒等过敏症状。常见症状包括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重症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5.催眠作用
氨酚烷胺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能缓解发热、头痛的症状;而钠则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能够诱导睡眠。对于驾驶员、机械操作者及须保持头脑清醒者,在服药期间应避免从事危险工作。
在使用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之前,应确保孩子不存在对该药物任何组成成分的过敏史。同时,注意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变化,以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2024-03-24 10:54
举报向医生提问
嗜睡是一种神经性疾病,它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发生。嗜睡是一种过度的白天睡眠或睡眠发作。这些睡眠阶段会经常发生,且易发生的时间不合适宜,例如当说话、吃饭或驾车时。尽管睡眠可以发生的任何时间,但最常发生的是在不活动或单调、重复性活动阶段。
症状起因:一、环境因素。如果生活比较孤独、单调,环境比较寂寞,再加由于体力欠佳,心脏功能不好,或患有骨关节病等,往往不爱活动,容易出现嗜睡。 二、身体因素。体力衰弱,特别是身患一些全身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肺部感染等,早期症状往往是精神萎靡和嗜睡。如老年性肺炎,有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倦怠嗜睡,而其他症状如发烧、白细胞增多等,反而不甚明显。 三、药物因素。主要指安眠药的副作用,因为有的安眠药作用时间比较长,另外若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或低白蛋白血症,容易出现安眠药的后作用,后作用表现为第二天起床后精神不佳,倦乏嗜睡。 四、脑部因素。当出现嗜睡状态,首先应该考虑是否有脑部病变。脑部的炎症、脑瘤、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症和脑血管疾病等,都会出现嗜睡状态。若怀疑是脑部疾病引起的嗜睡时,应及时到医院做详细检查,以便及早诊断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