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原因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原因可能包括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密切接触感染者、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免疫力低下、胃黏膜损伤等。为避免持续感染,应采取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并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安全。
1.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
食物和水中的细菌通过口腔进入人体,然后附着在胃壁上繁殖,产生毒素,导致炎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三联疗法进行根除治疗,即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如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等。
2.密切接触感染者
如果经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亲密接触,可能会因为唾液飞沫传播而受到感染。可遵医嘱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根除治疗,包括铋剂和两种抗生素。例如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联合甲硝唑片和阿莫西林胶囊进行治疗。
3.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
幽门螺杆菌主要存在于胃部,当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时,会导致病菌通过口腔进入体内并定植于胃部。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胶体酒石酸铋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奥美拉唑钠肠溶片等。
4.免疫力低下
免疫系统受损可能导致无法有效对抗幽门螺杆菌,使其易于在体内扩散。提高免疫力是预防幽门螺杆菌的关键。可通过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休息来增强身体抵抗力。
5.胃黏膜损伤
胃黏膜损伤为幽门螺杆菌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有利于其定居和繁殖。保护胃黏膜对于控制幽门螺杆菌至关重要。建议定期进食,避免过度饥饿或饱食状态下的暴饮暴食行为。
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应避免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共用餐具,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推荐进行碳呼气试验或快速尿素酶检测,以评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程度和耐药性。

2024-02-19 13:0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状、革兰阴性、微需氧性细菌。人群中几乎一半终身感染,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早在1893年,Bizzozero报道在狗的胃内观察到一种螺旋状微生物。之后,Kreintz和Rosenow在人胃内也发现了螺旋体。1979年,Warren发现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多数胃黏膜活检标本上定居有弯曲菌样的细菌,有规律地存在于黏膜细胞层的表面及黏液层的下面,易于用Warthin-Starry饱和银染色法染色。直到1983年,Marshall及Warren用弯曲菌的微氧培养方法,首次报道成功分离出了这种细菌。从此引起医学届广泛兴趣和深入研究。以后发现此菌许多特征与弯曲菌属相似,而命名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CP)”。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