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总胆红素高> 总胆红素高怎么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总胆红素高可以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肝脏保护治疗、酒精戒断、新生儿黄疸破除治疗等方法来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饮食调整
通过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糖食物以及增加膳食纤维来改善肝功能,一般需要长期坚持。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胆汁正常排泄,进而降低胆红素水平。
2.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总胆红素升高,选用相应药物如水飞蓟宾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剂量及疗程依据医嘱执行。这些药物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能辅助降低胆红素水平,并预防其进一步增高。
3.肝脏保护治疗
肝脏保护治疗通常包括使用保肝药,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具体用法需遵照医生指导。此措施旨在修复受损肝细胞,改善肝脏功能状态,间接影响胆红素代谢过程,从而降低血液中总胆红素含量。
4.酒精戒断
对于因长期饮酒导致的总胆红素偏高,应立即停止饮酒并逐渐减少酒精摄入量至完全戒酒。酒精性肝损伤是造成总胆红素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戒酒可减缓肝脏损害进程,有利于恢复正常生化指标。
5.新生儿黄疸破除治疗
新生儿黄疸可能伴随总胆红素升高,可通过光疗或换血疗法等方式进行处理。上述方法能够加速胆红素的排出,有助于消除引起胆红素升高的病理因素,使总胆红素恢复到正常范围。
在诊断总胆红素偏高时,建议患者避免食用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和腌制食品。同时,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也有助于肝脏健康。

2024-02-15 17:3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胎黄)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复现,或生后2周后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18mg/dl),则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几率较高,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易遗留后遗症。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