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跖筋膜炎是什么疾病?其症状和危害有哪些?
补充说明:跖筋膜炎是什么疾病?其症状和危害有哪些?
a******W 2021-11-15 15:5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跖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其症状包括足跟痛、足底痉挛、步态异常、行走困难和跟垫压痛,严重时可导致持续性疼痛,建议及时就医。
1.足跟痛
跖筋膜炎是由过度使用或损伤导致的足部软组织炎症,炎症刺激局部神经可引发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出现在早晨起床后下床站立时,有时也可发生在长时间休息后重新开始活动时。
2.足底痉挛
跖筋膜炎患者由于炎症因子刺激周围肌肉,可能会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在走路时容易诱发足底痉挛。痉挛可能突然发生于小腿后方或足底部,伴有剧烈的肌肉收缩和疼痛。
3.步态异常
当跖筋膜受到炎症刺激时,会导致足弓支撑力减弱,进而影响正常的步行姿势。患者可能出现踮脚尖走路等步态异常现象。
4.行走困难
跖筋膜炎患者的不适感会随着日常活动而加剧,从而降低行走能力。患者在行走时感到足跟内侧疼痛,严重者甚至无法正常行走在坚硬地面上。
5.跟垫压痛
跟垫位于足跟下方,与跖筋膜相连。跖筋膜炎可能导致跟垫处敏感点受压,引起压痛。触诊足跟下方时,患者可能会因疼痛而表现出抵抗。
针对跖筋膜炎的症状,建议进行超声波成像、X线检查以评估足部结构。治疗措施包括物理疗法如按摩、拉伸练习以及矫形鞋垫。患者平时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足部长期负重,以免加重病情。
2024-03-10 04:0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足跟痛(calcanodynia),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丽处骨质增生及压痛 ,侧位 X 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跖筋膜炎不一定有骨刺。
症状起因:症状起因: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尤以女性为多见。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可能疾病: 嗜酸性筋膜炎 强直性脊柱炎性巩膜炎 跖管综合征 跟腱后滑囊炎 跟骨骨骺骨软骨病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中医、骨科
鹿川活络胶囊
补益肝肾,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用于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阳虚寒凝,筋脉瘀滞证,症见膝关节疼痛,胫软膝酸,形寒肢冷,局部压痛,关节活动障碍或关节肿胀,行走困难,肢体肌肉萎缩,舌质淡或偏淡紫,苔薄或薄白,脉细弱或弦等。
氨酚双氢可待因片
可广泛用于各种疼痛:创伤性疼痛,外科手术后疼痛及计划生育手术疼痛,中度癌痛,肌肉疼痛如腰痛、背痛、肌风湿痛,头痛,牙痛,痛经,神经痛以及劳损、扭伤、鼻窦炎等引起的持续性疼痛。还可用于各种剧烈咳嗽,尤其是非炎性干咳以及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和咳嗽症状。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腋拐
供下肢残疾或行走困难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