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替米沙坦的药理作用机制是什么有何潜在不良反应
补充说明:替米沙坦的药理作用机制是什么有何潜在不良反应
2021-11-17 19:5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替米沙坦选择性地与AT1受体高亲和力结合,持久拮抗血管紧张素Ⅱ,进而降低血醛固酮水平,从而产生降压效果。
该药物不抑制人体血浆肾素,不阻断离子通道,也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激酶Ⅱ),因此不会影响缓激肽的降解,避免了缓激肽作用增强引发的不良反应。药理研究显示,替米沙坦的毒性较小。然而,动物实验揭示了其可能对子代出生后的发育产生潜在风险,如较低体重、睁眼延迟以及较高死亡率。体外实验未观察到致突变性或相关的诱变活性,且在大鼠和小鼠中未发现有致癌性。
2021-11-17 19:5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发育不良痣(dysplasticnevus)又名发育不良痣综合征;B-K综合征;临床上常被误认为是浅表播散性恶性黑色素瘤。而本病与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倾向于家族发病。约有1/3~1/5的发育不良痣组织学与恶性黑色素瘤相近。发育不良痣所存在的分化障碍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损害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切除仍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