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突发性肝功能衰竭?
补充说明:突发性肝功能衰竭?
2021-11-17 20:4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突发性肝功能衰竭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药物因素、酒精因素等原因所致,建议患者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病毒感染
突发性肝功能衰竭通常是指在肝脏功能受损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情况。患者一般会表现为乏力、食欲下降、黄疸等症状。由于肝脏受损会导致肝脏合成功能下降,还可能会引起胆汁分泌不足,从而出现肝功能衰竭的情况。因此,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加强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从而引起突发性肝功能衰竭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立即停止服用药物,并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损伤肝脏。
3、酒精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饮酒,酒精经过代谢后产生大量乙醛,并在肝脏内大量蓄积,就可能会导致肝细胞损伤,出现突发性肝功能衰竭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立即禁酒,在饮食上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有助于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肝脓肿等疾病也可能会引起突发性肝功能衰竭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1-11-17 20:4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当肝脏受到某些致病因素的损害,可以引起肝脏形态结构的破坏(变性、坏死、肝硬化)和肝功能的异常。但由于肝脏具有巨大的贮备能力和再生能力,比较轻度的损害,通过肝脏的代偿功能,一般不会发生明显的功能异常。如果损害比较严重而且广泛(一次或长期反复损害),引起明显的物质代谢障碍、解毒功能降低、胆汁的形成和排泄障碍及出血倾向等肝功能异常改变,称为肝功能不全(hepatic insufficiency)。严重肝功能损害,不能消除血液中有毒的代谢产物,或物质代谢平衡失调,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肝性脑病),称为肝功能衰竭(hepatic fail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