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尿淀粉酶升高多少?

精选回答(1)

李六生 主任医师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各种急、慢性肾脏病,血尿、蛋白尿、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等的诊治,掌握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技术。

提问

通常情况下,尿淀粉酶一般是指血清淀粉酶,通常情况下,血清淀粉酶的正常范围在0~180U/L,具体数值因人而异,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具体分析如下。

血清淀粉酶是人体胰腺所分泌的一种消化酵素,其具有水解糖类的作用,对于血糖的调节有比较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血清淀粉酶的正常范围在0~180U/L,如果超出或者低于正常范围,都属于不正常的情况。血清淀粉酶数值异常可能是由急性胰腺炎、消化道溃疡等原因所导致的,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急性胰腺炎主要是因为酗酒、暴饮暴食等原因所引起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疾病。由于胰腺组织的坏死,会导致淀粉酶入血,从而引起血清淀粉酶指标升高的情况。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奥曲肽、乌司他丁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消化道溃疡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引起的消化道黏膜破损性疾病。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腹痛、反酸、嗳气等症状,由于胃肠道黏膜受损,会引起淀粉酶入血的情况,从而引起指标偏高的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钠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硫糖铝、铝碳酸镁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急腹症或者胰腺癌等情况也可引起血清淀粉酶的数值发生异常,此时患者应及时咨询医生,必要时做进一步的检查,明确病因并治疗。

2021-11-17 20:4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淀粉酶升高

发生胰腺炎等疾病时,由于胰腺组织出现炎症等病变,胰淀粉酶会进入血液并从尿中排出,使患者血 液淀粉酶升高并在尿液中检出淀粉酶。

  • 症状起因:(一)发病原因 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甚多,存在地区差异。在我国半数以上由胆道疾病引起,在西方国家,除胆石症外,酗酒亦为主要原因。 1.胆道系统疾病 正常情况下,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于Vater壶腹者占80%,汇合后进入十二指肠,这段共同管道长约2~5mm,在此“共同通道”内或Oddis括约肌处有结石、胆道蛔虫或发生炎症、水肿或痉挛造成阻塞,胆囊收缩,胆管内压力超过胰管内压力时,胆汁便可反流到胰管内激活胰酶原引起自身消化,即所谓“共同管道学说”(common duct theory),50%的急性胰腺炎由此引起,尤其以胆管结石最为常见;若胆石移行过程中损伤胆总管、壶腹部或胆管炎症引起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如伴有十二指肠腔内高压,导致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产生急性胰腺炎;此外,胆道炎症时,细菌毒素释放出激肽可通过胆胰间淋巴管交通支激活胰腺消化酶引起急性胰腺炎。 2.酒精或药物 在欧美国家酗酒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在我国近年也有增加趋势。酒精能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使胃酸分泌增加,十二指肠内pH值下降,使胰泌素分泌旺盛,胰腺外泌增加;长期酗酒可刺激胰液内蛋白含量增加,形成蛋白“栓子”阻塞胰管;同时,酒精可刺激十二指肠黏膜使乳头发生水肿,妨碍胰液排出,其原因符合“阻塞-分泌旺盛学说”。有些药物和毒物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或促使胰液外分泌亢进,或促进胰腺管上皮细胞增生、腺泡扩张、纤维性变或引起血脂增高,或促进Oddis括约肌痉挛而引起急性胰腺炎,如硫唑嘌呤、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噻嗪类利尿药、L-天门冬酰胺酶、有机磷杀虫剂等。 3.感染 很多传染病可并发急性胰腺炎,症状多不明显,原发病愈合后,胰腺炎自行消退,常见的有腮腺炎、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败血症等。蛔虫进入胆管或胰管,不但可带入肠液,还可带入细菌,能使胰酶激活引起炎症。 4.高脂血症及高钙血症 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机会比正常人明显升高。高脂血症时,脂肪栓塞胰腺血管造成局部缺血,毛细血管扩张,损害血管壁;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7%合并胰腺炎且病情严重,病死率高;25%~45%的病人有胰腺实质钙化和胰管结石。结石可阻塞胰管,同时钙离子又能激活胰酶原,可能是引起胰腺炎的主要原因。 5.手术创伤 上腹部手术或外伤可引起胰腺炎。手术后胰腺炎多见于腹部手术,如胰、胆道、胃和十二指肠手术,偶尔见于非腹部手术。其原因可能为术中胰腺损伤、术中污染、Oddis括约肌水肿或功能障碍,术后使用某些药物,如抗胆碱能、水杨酸制剂、吗啡、利尿药等。此外,ERCP也可并发胰腺炎,多发生于选择性插管困难和反复胰管显影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ERCP时胰管插管成功率在95%以上,但偶有在胰管显影后,再行选择性胆管插管造影时不顺利,以致出现多次重复胰管显影,刺激及损伤胰管开口;或因无菌操作不严格,注入感染性物达梗阻胰管的远端;或注入过量造影剂,甚至引致胰腺腺泡、组织显影,诱发ERCP后胰腺炎。国外学者认为,反复胰管显影3次以上,ERCP后胰腺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轻者只有血尿淀粉酶升高,重者可出现重症胰腺炎,导致死亡。 6.其他 (1)血管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及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均可致动脉管腔狭窄,胰腺供血不足。 (2)妊娠后期:妇女易并发胆结石、高脂血症,增大的子宫可压迫胰腺,均能致胰液引流障碍、胰管内高压。 (3)穿透性溃疡:十二指肠克罗恩病波及胰腺时,可使胰腺腺泡破坏释放并激活胰酶引起胰腺炎。 (4)精神、遗传、过敏和变态反应、糖尿病昏迷和尿毒症时也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因素。 (5)胰管阻塞,胰管结石、狭窄、肿瘤等可引起胰液分泌旺盛,胰管内压增高,胰管小分支和胰腺腺泡破裂,胰液与消化酶渗入间质,引起急性胰腺炎。少数胰腺分离时主胰管和副胰管分流且引流不畅,也可能与急性胰腺炎有关。 (6)特发性胰腺炎,原因不明约占8%~25%。 (二)发病机制 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胰腺炎致病途径不同,却具有共同的发病过程,即胰腺各种消化酶被激活所致的胰腺自身消化。正常情况下胰腺能防止这种自身消化: 1.胰液中含有少量胰酶抑制物可中和少量激活的胰酶。 2.胰腺腺泡细胞具有特殊的代谢功能,阻止胰酶侵入细胞。 3.进入胰腺的血液中含有中和胰酶的物质。 4.胰管上皮有黏多糖保护层。当在某些情况下上述防御机制受到破坏即可发病。 在病理情况下,因各种原因导致胰管阻塞,胰腺腺泡仍可持续分泌胰液,可引起胰管内压升高,破坏了胰管系统本身的黏液屏障,HCO3-便发生逆向弥散,使导管上皮受到损害。当导管内压力超过3.29kPa时,可导致胰腺腺泡和小胰管破裂,大量含有各种胰酶的胰液进入胰腺实质,胰分泌性蛋白酶抑制物(PSTI)被削弱,胰蛋白酶原被激活成蛋白酶,胰实质发生自身消化作用。其中以胰蛋白酶作用为最强,因为少量胰蛋白酶被激活后,它可以激活大量其他胰酶包括其本身,因而可引起胰腺组织的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充血、出血及坏死。 胰腺磷脂酶A与急性胰腺炎关系近年更受重视,此酶一旦被胆盐、胰蛋白酶、钙离子和肠激酶激活后即可水解腺细胞膜的卵磷脂,生成脂肪酸和溶血卵磷脂,后者能促使细胞崩解,胞内大量胰酶释出,加重炎症程度。此外磷脂酶A使胞膜磷脂分解为脂肪酸及溶血卵磷脂的过程中,还产生血栓素A2(TXA2),TXA2为强烈的缩血管物质,TXA2与PGI2的比例失调可导致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加重病理变化。脂肪酶被激活后可导致脂肪坏死甚至波及胰周组织。血钙越低提示脂肪坏死越严重,为预后不良的征兆。弹力纤维酶被胰蛋白酶激活后,除具有一般的蛋白水解作用外,对弹力纤维具有特异的消化作用,使血管壁弹力纤维溶解,胰血管坏死、破裂与出血,这也是水肿型发展为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病理生理基础。血管舒缓素原被胰蛋白酶激活后形成血管舒缓素,可释放缓激肽及胰激肽,能使血管舒张及通透性增加,最终引起休克。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由上述“胰酶消化学说”转至组织“炎症介质学说”。大量实验研究揭示急性胰腺炎胰腺组织的损伤过程中,一系列炎性介质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并且各种炎症之间相互作用,通过不同途径介导了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和发展。 1988年Rinderknecht提出的“白细胞过度激活”学说,最近阐述的“第二次打击”理论——即炎症因子的产生及其级联“瀑布”效应(cascade reaction),认为胰腺局限性炎症反应发展为威胁生命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不同的致病因素致使腺泡细胞的损伤,引发活性胰酶的释放和单核巨噬细胞的激活,过度激活中性粒细胞,激发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导致胰腺坏死性炎症、微循环障碍和血管通透性增高,从而引起肠道屏障功能失调。肠道细菌易位至胰腺和血液循环导致内毒素血症;内毒素再次激活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释放大量炎性因子导致高细胞因子血症,激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同时部分炎性因子趋化更多中性粒细胞浸润胰腺、肺脏等器官,致使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参与SAP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炎性因子包括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S)等;炎性介质,如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一氧化氮(NO)等;趋化因子,如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尽管这些炎性因子作用各异,但最终的作用是殊途同归,导致SIRS和MOF的发生。 肠菌易位的确切机制仍有争议,最可能的途径是穿透肠壁易位或血源性播散。目前普遍认为细菌内毒素是单核巨噬细胞的强烈激活药,诱导炎性因子TNF-α、IL-1和IL-6等分泌。正常人门静脉血循环的内毒素很快即被肝库普弗细胞清除,防止因内毒素对免疫系统过度激活而导致细胞因子瀑布样效应。肝网状内皮功能下降或抑制网状内皮功能,可导致全身内毒素血症发生和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的激活。临床研究表明SAP患者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受到破坏和抑制。由此可见,内毒素在SAP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扣扳机”角色,通过激活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引起高炎症因子血症以及氧自由基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强大破坏性,最终造成SIRS和MOF。这就是最近提出的“第二次打击”学说。

  • 可能疾病: 小儿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胰腺脑病综合征 高钙血症肾病

  • 就诊科室:

适用药品

清胰利胆颗粒

行气解郁,活血止痛,舒肝利胆,解毒通便,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胃炎等症。

阿莫西林颗粒

1.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3.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4.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5.急性单纯性淋病。 6.本品尚可用于治疗伤寒、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阿莫西林亦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 1.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2.已经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复发的长期维持治疗 3.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症状控制 4.与适当的抗菌疗法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并且愈合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防止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复发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