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母乳性黄疸是什么原因?

精选回答(1)

王淑芬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特别是儿科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新生儿疾病等有成熟的经验。

提问

母乳性黄疸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所致,生理性因素主要是和母乳中的胆红素含量过高有关,病理性因素包括肝炎、肝硬化等。

1、生理性因素

母乳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在2周内逐渐消退,并有反复,但总胆红素水平低于正常值,一般无临床症状,宝宝食欲良好,精神状态正常。母乳性黄疸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可以在宝宝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5-7天达到高峰,在2周内逐渐消退,并有反复。

2、病理性因素

新生儿出现黄疸,可能是因为母乳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之内出现,黄疸的时间比较长,超过3-4周,情况逐渐严重。一般母乳性黄疸的宝宝,不会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症状,但会有一定的食欲下降、体重增长缓慢、嗜睡、黄疸消退慢等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服用茵栀黄口服液或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治疗。

3、肝炎

肝炎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肝炎会导致肝脏细胞受损,肝脏的代谢和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出现黄疸的症状。家长可带宝宝到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查,明确诊断。宝宝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肝炎灵片、肌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宝宝出现黄疸,还可能是因为胆道梗阻、新生儿肝炎等原因造成的。建议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1-11-17 20:4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母乳性黄疸 (喂养性黄疸)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