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栀子> 黄栀子外洗的功效与作用

医生回答(1)

孙卓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黄栀子外洗可用于治疗痈肿疮疡、皮肤瘙痒等症状,其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消肿止痛、杀菌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与作用。使用时需注意黄栀子的用量,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1.清热解毒
黄栀子具有清泻三焦火邪的作用,能缓解因火热上攻引起的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主治肝胆实火上攻所致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可配伍龙胆草、夏枯草等加强清肝泻火之效。
2.祛风止痒
黄栀子有疏风散热的功效,能够减轻瘙痒症状。对于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疾病引起瘙痒的情况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遵医嘱煎汤外洗或捣烂敷于患处。
3.消肿止痛
黄栀子还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可以辅助治疗跌打损伤、扭伤等情况导致的疼痛和肿胀。内服或外用均可。
4.杀菌抗感染
黄栀子中的有效成分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因此可以起到一定的杀菌抗感染效果。对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炎症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有益。可用鲜品捣碎外敷或制成药膏涂抹。
5.促进伤口愈合
黄栀子含有多种生物碱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作用。有助于加速伤口愈合并减少疤痕形成。可作为外用药直接涂抹于伤口表面。
使用黄栀子时需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如出现红斑、丘疹等应立即停用并就医处理。此外,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以减少不适的发生概率。

2024-03-01 13: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疮疡

是外科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外科疾患一般可分为疮疡兴杂症两大类,疮疡包括所有的肿疡和溃疡,如痈疽,疔疮,疖肿,流痰,流注,瘰疬等。好发于夏秋季,四季皆可发病。此类病是中医外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迅速,部分病情较重等特点,在面部可引起疔疮走黄(两医称为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在手、足易引起伤筋损骨的严重后果。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