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儿童孤独症的症状
补充说明:儿童孤独症的症状
a******W 2021-11-24 14:4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儿童孤独症的症状包括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非言语交流障碍、重复刻板行为以及情绪调节困难,如果这些症状影响了孩子的日常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1.社会交往障碍
儿童孤独症的核心特征是社交障碍,其病因可能涉及神经发育异常和遗传因素。这些因素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连接异常,影响了社交互动的能力。这种障碍主要表现在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和沟通方面,包括眼神接触减少、难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表情等。
2.语言交流障碍
由于大脑神经元的功能异常,导致信息处理和表达能力受限,进而出现语言交流障碍。此类障碍可能导致孩子在理解口语指示、回应问题或主动发起对话时遇到困难。
3.非言语交流障碍
当大脑中负责面部表情识别和肢体语言理解的部分受损时,就会出现非言语交流障碍。这使得患者难以正确解读他人的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从而影响他们有效地参与社交互动。
4.重复刻板行为
孤独症患儿的大脑皮层可能存在神经元连接异常,导致大脑无法正常处理感官输入,从而产生刻板行为。这些行为可能表现为反复洗手、拍手或其他固定动作,且往往具有仪式化的特点。
5.情绪调节困难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调节困难可能是由大脑杏仁核过度活跃引起的,杏仁核是负责情绪加工的重要区域。这会导致他们难以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常常表现出过度敏感或不适当的情感反应。
针对儿童孤独症,可以进行临床观察、心理评估以及头颅MRI等检查以确定诊断。治疗通常采用行为疗法、语言疗法和社交技能训练等方法。家长应注意定期带孩子接受专业评估和咨询,确保早期发现并干预,同时关注孩子的日常活动安排,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支持,促进其全面发展。
2024-03-04 19:4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儿童孤独症过去称为婴儿孤独症(infantileautism)、儿童自闭症,与儿童感知、语言和思维、情感、动作以及社交等多个领域的心理活动有关,属于发育障碍。在分类学上目前归于心理发育障碍范畴,称为广泛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其患病率据西方报道约为儿童的4~10/万。我国过去报道极少,近年逐渐增加。男孩多见(男∶女约为5∶1)。本病病因未明。双生儿研究提示在单卵双生儿中同病率高于双卵者。脑电图及脑影像检查均有较高的异常率,但不具特异性。神经系统软体征也较多。某些疾病,例如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患者并发孤独症症状者也较多。孤独症最早的发病率报道为2-4/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男孩明显多于女该,男:女的为4:1.我国尚无流行病学调查。
症状起因:Kanner于1943年首先提出孤独症诊断后,也同时提出了孤独症的病因是由于父母亲在情感方面的冷漠和教养过分形式化所造成,经过数十年的广泛研究,现在已经证实孤独症与父母亲教养方式无关,而所谓一部分孤独症父母表现的冷漠和教养形式化其实表明父母可能存在轻型的类似障碍。尽管目前孤独症的病因仍不明了,有关学者对孤独症的病因开展了极为广泛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学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和胎儿宫内环境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成为目前病因研究的热点。其他因素包括免疫因素、营养因素等,综合有关研究,目前认为孤独症由于外部环境因素(感染、宫内或围产期损伤等)作用于具有孤独症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所导致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 一. 遗传因素 1991年Folstein 和 Piven报道孤独症的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为82%,双卵双生子同病率为10%。流行病学调查也确认孤独症同胞患病率为3%,远高于一般群体,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家族中即使没有同样的病人,但也可以发现存在类似的认知功能缺陷,例如语言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学习障碍、精神障碍和显著内向等,这些都表明孤独症的发病存在遗传学基础。进一步研究发现诸如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结节性硬化、苯丙酮尿症以及Rett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的症状与孤独症有关。然而多数孤独症患儿并没有上述遗传性疾病,因而近年来大量的有关研究集中在寻找其他有关染色体和基因异常,来自母亲的15号染色体长臂、X染色体、7号染色体长臂区域的异常被认为与孤独症有关,其中15号染色体长臂部位,被认为与阅读障碍有关,而阅读障碍也是孤独症的表现之一,因而受到重视。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发现了一些可能与孤独症相关的所谓候选基因(Candidate Genes),例如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和c-Harvey- ras oncogene。需要指出的是,有关孤独症儿童染色体和基因异常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多数学者认为,孤独症很可能不是一个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多基因遗传可能性较大。 二. 感染和免疫因素 一些学者研究了免疫和感染因素在孤独症病因中发挥的作用,在感染方面,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被认为可能与孤独症发病有关,双生子研究发现,孤独症双生子的先天性微小异常发生率要高于非孤独症双生子,而这些异常与先天性感染有关。由于在孤独症儿童中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较高,T淋巴细胞亚群也与正常人群有差别,提示孤独症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但是研究结果不一,在孤独症病因学中的意义尚不明了。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