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急性肝炎> 急性肝炎黄疸多久能好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急性肝炎黄疸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通常在数周至数月之间,恢复时间主要取决于肝脏损伤程度和是否存在并发症。
急性肝炎黄疸是指肝脏在短时间内出现炎症和胆汁淤积,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引起皮肤和眼白发黄的现象。急性肝炎黄疸的恢复时间通常在数周至数月之间,这是因为急性肝炎的病程较短,肝脏损伤程度相对较小,经过及时治疗和休息,肝脏功能可以较快地恢复,胆红素水平也会随之下降,从而导致黄疸症状消失。然而,如果急性肝炎黄疸是由慢性肝病或肝硬化引起的,由于肝脏的持续损伤和再生,恢复时间可能会延长,甚至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此时可能需要肝移植手术治疗。
在急性肝炎黄疸的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如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药物,以促进肝脏的修复和恢复。

2024-02-27 10: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