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耳硬化症术后沙沙响是什么原因
补充说明:耳硬化症术后沙沙响是什么原因
a******W 2021-11-29 17:4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耳硬化症术后沙沙响可能是由耳硬化症复发、术后感染、术后瘢痕形成、术后积液或听骨移位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耳硬化症复发
耳硬化症是一种代谢性骨骼病变,累及内耳和中耳,导致镫骨底板变硬。复发时会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复发可通过再次手术进行干预,如镫骨开窗术或植入人工听骨来恢复听力。
2.术后感染
术后感染是由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耳道肿胀、疼痛、分泌物增多等不适症状。抗生素治疗是关键,例如口服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对症处理。
3.术后瘢痕形成
术后瘢痕形成是机体修复创伤后过度增生所致,可引起耳鸣、听力减退等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局部注射以促进瘢痕软化。
4.术后积液
术后积液是指手术后由于血液循环不畅或组织损伤导致液体在耳部积聚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通常会引起耳闷、耳痛、耳鸣等症状。对于耳部积液,一般可以遵医嘱用七叶皂苷钠片、甘露醇注射液等利尿剂缓解水肿,从而减轻积液。
5.听骨移位
听骨移位可能由外伤、先天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使听骨位置发生改变,影响声音传导,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情况。针对听骨移位的情况,可以通过佩戴助听器或考虑二次手术进行矫正。
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必要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如高分辨率CT扫描,以评估耳部结构的变化情况。
2024-03-01 10:3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耳硬化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病理上是由于骨迷路原发性局限性骨质吸收,而代以血管丰富的海绵状骨质增生,故称“硬化”。当侵犯卵园窗时,可引起镫骨固定,失去传音功能,使听力进行性减退。 耳硬化症的发病率与人种有很大关系,白种人发病率高,黑人发病率最低,黄种人介于两者之间。发病年龄以中青年较多。 耳硬化症是骨性耳囊的病变,并且是有正常鼓膜的成人进行性传音性耳聋最常见的原因。组织学检查,耳硬化症的病灶显示无规律排列的,新生的,不成熟的骨组织为无数血管通道所间隔。病灶扩大造成镫骨底板关节固定,和随之而来的传音性聋的结果。耳硬化症也可产生感音性聋,尤其是耳硬化症的骨性病灶邻近蜗管时,耳硬化症倾向为一种遗传性疾病(或许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约10%的白种成人有耳硬化灶,但其中只有10%的人发生传音性聋。临床表现在青少年后期和成年人早期变得明显,并伴有缓慢进行性的不对称的听力下降。而当妊娠期,镫骨固定进展加速。可试戴助听器或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后者包括镫骨切除或部分切除并代之以假体,在大多数患者听力得以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