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脱肛的病因
补充说明:脱肛的病因
a******W 2021-11-29 17:4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脱肛可能由长期便秘、腹内压增高、腰椎间盘突出、先天发育异常、直肠黏膜下脓肿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长期便秘
由于大便过于干结,在排出时需要较大力气才能将其排出体外。此时患者可能会用力屏气,从而导致腹压增加,久之容易造成痔核脱出。可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缓解来改善,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多喝水等。
2.腹内压增高
当腹内压持续增高时,会导致腹腔内的脏器向下方移位,进而引起直肠前突、盆底肌功能障碍等问题,最终出现脱肛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比如经腹全切术、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等。
3.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可导致排便困难,进而加重腹内压,使直肠下垂至肛门外。对于轻度的腰椎间盘突出,通常可以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处理,包括牵引疗法、物理疗法以及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止痛药物。
4.先天发育异常
如果存在先天性巨结肠、骶尾部畸胎瘤等情况,则可能导致直肠壁失去支撑而发生脱垂。若为先天性疾病所致,一般需通过外科手术进行矫正,例如开塞露注入术、结肠次全切除吻合术等。
5.直肠黏膜下脓肿
直肠黏膜下脓肿是发生在直肠周围的化脓性炎症,其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这些致病菌会刺激局部组织,导致炎症反应和水肿,进而诱发脱肛的发生。抗生素治疗是常用方法之一,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
建议定期进行肛门指诊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憋便。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如X光检查、MRI检查等。
2024-02-02 22:4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便秘(senileconstipation)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2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便秘可见于年轻人,但是老年人更常见,约1/3的老年人可出现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