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法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主治湿痰咳嗽、胃脘痞满、痰涎凝聚、梅核气等病症。
1、燥湿化痰
法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湿痰咳嗽、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等症状。对于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血虚燥咳等人群不建议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2、降逆止呕
法半夏具有降逆止呕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胃气上逆、呕吐、呃逆、嗳气等症状。对于脾胃虚寒、阴虚燥咳、津伤口渴等人群不建议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3、消痞散结
法半夏具有消痞散结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痰气互结所致的胸脘痞闷、梅核气、痰核、瘰疬等症状。对于体内有实热邪气者不建议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4、燥湿化痰
法半夏辛散温通,能燥湿化痰,适用于痰湿蕴肺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色白等症状。对于风寒咳嗽、痰湿咳嗽、寒痰咳嗽等人群不建议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5、梅核气
梅核气是一种以咽部异物感、咳嗽、咽部不适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脾失健运、痰气郁结等原因导致。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法半夏,以缓解不适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损伤。如果服用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1-12-10 17:18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痞满是由表邪内陷,饮食不节,痰湿阻滞,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而成的以胸脘痞塞满闷不舒,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视之无胀大之形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病证。本证按部位可划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即胃脘部,故心下痞又可称为胃痞。本节主要讨论胃痞。胃痞是脾胃肠病证中较为常见的病证,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西医学中的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疾病,当出现以胃脘部痞塞,满闷不舒为主要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