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生姜敷背的功效与作用
补充说明:生姜敷背的功效与作用
2021-12-13 14:2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生姜敷背具有温中散寒、解表发汗、止呕等功效和作用。
1.温中散寒
生姜性温,能够温中散寒,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背部肌肉紧张和疼痛。
2.解表发汗
生姜具有辛散发汗的作用,可促进体内毒素和湿气的排出,有助于改善背部不适感。
3.止呕
生姜具有止呕的功效,适适当敷背对于因消化不良或胃部不适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生姜敷背时应保持温度适宜,并注意皮肤反应。若对生姜过敏或有皮肤疾病者应避免使用。
2024-11-29 16:1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生姜敷背具有祛风散寒、温中止呕、解表散寒、暖胃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与作用。由于生姜敷背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或不适,建议咨询医生或药师后再进行。
1.祛风散寒
因为生姜性微温,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对于风寒感冒所致的头痛、发热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可将生姜切片后贴于额头或太阳穴处进行外敷。
2.温中止呕
生姜入药能够起到温中止呕的效果是因为其辛散温通,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从而达到止呕的目的。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可用生姜制成姜汁口服以减轻症状。
3.解表散寒
由于生姜具有一定的解表散寒作用,所以可以辅助治疗因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鼻塞等不适症状。取适量鲜姜捣碎成泥状,加少量食盐调匀后敷于前额部,每日3次,每次20分钟。
4.暖胃止痛
生姜含有挥发油和姜辣素成分,这些物质能够刺激胃黏膜,增加胃液分泌,缓解胃部不适。对于脾胃虚寒导致的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将鲜姜切成细丝加入米粥中同煮食用。
5.活血化瘀
生姜中的姜酚和姜烯酮等活性成分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进而发挥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缓解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淤青和肿胀。可将生姜捣烂敷于患处。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提及的所有功效均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应用,以免盲目用药引起不良后果。此外,若患者对生姜过敏,则应避免使用,否则可能会引发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2024-01-19 10:06
举报向医生提问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一组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消化不良症状,经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症候群。根据临床表现FD可进一步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早饱或餐后饱胀感)和上腹痛综合征EPS(疼痛或上腹部灼烧感)不同亚型。FD与嗳气症(包括吞气症和非特异性嗳气)、功能性恶心和呕吐(包括慢性特发性恶心、功能性呕吐和周期性呕吐)、反刍综合征统属于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者占内科门诊总数的30%左右,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70%,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30%~40%。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乳结泰胶囊
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止痛。用于肝郁气滞,痰凝血瘀所致乳房肿块胀痛,触痛,胸肋胀闷,烦躁易怒,舌质偏红,或紫暗,或有瘀斑,苔黄,脉弦滑或弦涩;乳腺增生症见上述证候者。
肤痒颗粒
祛风活血,除湿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病,荨麻疹。
盐酸乙哌立松片
中枢性肌肉松弛药。1.用于改善下列疾病的肌紧张状态:颈背肩臂综合症,肩周炎,腰痛症;2.用于改善下列疾病所致的痉挛性麻痹:脑血管障碍,痉挛性脊髓麻痹,颈椎病,手术后遗症(包括脑、脊髓肿瘤),外伤后遗症(脊髓损伤、头部外伤),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婴儿大脑性轻瘫,脊髓小脑变性症,脊髓血管障碍,亚急性脊髓神经症(SMON)及其它脑脊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