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花生的功效与作用
补充说明:花生的功效与作用
a******W 2021-12-13 14:2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花生具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改善皮肤健康、降低胆固醇水平、延缓衰老等功效与作用。如果需要长期食用花生作为膳食补充,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1.增进食欲
花生中含有脂肪、蛋白质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刺激胃酸分泌,提高胃肠蠕动速度,进而增强食欲。适量食用花生可帮助改善食欲不振的情况。对于食欲不佳者,建议将花生与其他营养丰富的食材搭配食用,如莲藕、红枣等。
2.促进消化
花生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预防便秘的发生。经常吃一些花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吸收食物当中的营养成分。可以直接吃花生或者将其制作成花生酱来食用。
3.改善皮肤健康
花生富含维生素E和锌等抗氧化剂,这些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从而起到抗衰老的效果。适当进食花生对维持皮肤弹性有积极作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食用生食或制成花生酱的方式摄入相关营养素。
4.降低胆固醇水平
花生含有的亚油酸能有效分解体内的胆固醇,使其转化为胆汁酸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降低胆固醇的目的。长期适量食用花生有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推荐每周至少食用两次花生制品,例如煮花生或烤花生。
5.延缓衰老
因为花生中所含有的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它能够对抗自由基对人体细胞造成的伤害,减缓衰老过程。每天适当吃一点花生可以起到一定的美容养颜效果。可以选择直接剥壳后食用,也可以用来榨取花生油。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花生含有较高的脂肪含量,因此不宜过量食用,尤其是对于患有高血脂症的人群。此外,对花生过敏者应避免食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2024-04-08 10:4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食物摄取受下丘脑的两个中枢调节,即腹外侧的“摄食中枢”和腹内侧的“饱食中枢”,后者在进食之后产生饱的感觉,可抑制前者的活动。脑肠肽胆囊收缩素(CCK)似乎有饱食作用,可能参与摄食行为调节。食欲异常,包括食欲缺乏、食欲亢进、食欲反常,可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消化系统以外的其他系统疾病或饮食中枢疾患所致。
症状起因:一、食欲缺乏 1 、消化系统疾病 如急性肝炎,食欲缺乏可发生在黄疽出现之前的肝炎,食欲缺乏可能为很突出的症状。急、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引起严重的食欲缺乏、肠道疾病如肠结核、肠伤寒、慢性痢疾及结肠癌均可致食欲缺乏。 2、胃肠外疾病 任何部位的慢性疼痛都可致食欲缺乏。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低血钠、低血氯以及酸中毒,右心功能衰竭所致的消化系统淤血都可致食欲缺乏。食欲缺乏可以是尿毒症、呼吸衰竭和各种内分泌系统疾病伯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垂体功能低下等)的主要症状。另外,有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利尿剂、洋黄、阿司匹林、四环素、氯霉素 以及麻醉镇痛药等均可引起食欲缺乏。 3、神经精神因素 忧郁时常伴食欲缺乏,情绪烦乱、厌烦或不愉快的情景、视觉、嗅觉、味觉等都可影响食欲,精神病患者可拒食。 二、食欲亢进 多见于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胰岛素瘤、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巨人症与肢端肥大症、下丘脑综合征等。 三、食欲反常 多为神经精神因素所致。 1、神经性厌食症 是一种慢性进食障碍类疾患,其主要特点是特殊的精神心理变态有体印象障碍、自我造成的进食过少、严重的营养不良和体重丢失以及闭经。 2、发作性贪食 见于某些神经官能症的患者,特别见于某些歇斯底里性格的年轻女性。患者反复出现不可抑制的暴食行为,短时间内 迅速吃光大量食物,作为欲求不满的代偿行为。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普外科、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