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肝胆外科> 胆结石> 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怎样形成的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胆囊结石的形成可能与胆固醇代谢异常、胆囊慢性炎症、长期饮食不当、肥胖、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等病因有关。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胆固醇代谢异常
由于遗传因素导致合成和排泄胆固醇的能力失衡,使胆固醇在胆汁中过量积累形成结晶体,进而形成胆囊结石。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熊去氧胆酸片、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进行溶石治疗。
2.胆囊慢性炎症
胆囊慢性炎症会导致胆囊壁纤维化增厚,影响胆汁流动,增加胆汁成分沉积形成结石的风险。针对胆囊慢性炎症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等,以控制感染并预防结石形成。
3.长期饮食不当
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可能导致胆汁成分改变,促进胆固醇结晶形成。改善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有助于减轻症状。例如,可考虑低脂、高纤维饮食,如燕麦、糙米等。
4.肥胖
肥胖患者的肝脏可能会产生更多的胆汁,导致胆汁浓度升高,从而增加胆囊结石的风险。对于肥胖引起的胆囊结石,建议通过运动减重,如跳绳、游泳等有氧运动,配合饮食调整,如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5.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
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可能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导致胆囊壁上出现钙化点,成为胆囊结石的核心。如果是由皮质类固醇引起的胆囊结石,可以遵医嘱停用皮质类固醇,改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缓解不适症状。
针对胆囊结石,建议定期进行超声波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2024-02-06 23:3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胆囊结石 (结石性胆囊炎,胆结石)

胆石症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病变。根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可有胆囊结石、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结石之分。但临床实际上,单一部位的结石是可能的但并非常见,往往几种部位的结石在同一患者中同时存在。欧美各国的胆石症患者其胆石多发生在胆囊内,仅少数病例(10%~25%)是原发于胆管中。但在东亚、东南亚国家包括我国,特别是我国广大的沿海地区,则大多数的胆石(50%~90%)是胆管的原发性胆色素性结石。不同部位的胆石,其形态、大小和成分等一般都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可以推想其形成的机制也是不同的,而其临床症状和病理表现也将因人而异。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