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肾脏缩小是何原因,是否能恢复
补充说明:肾脏缩小是何原因,是否能恢复
2021-08-18 17:2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慢性肾病的长期发展可能导致肾脏实质的萎缩,表现为肾缩小。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无法恢复。当彩超检查发现肾脏萎缩,部分患者可能会伴随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的升高。少数情况下,肾脏缩小可能是先天性的,比如单侧肾脏缩小。如果另一侧肾脏功能正常,这种情况下初期通常不会出现肾功能异常。对于有肾脏缩小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肾功能和尿常规检查,推荐每3到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
2021-11-08 16:06
举报向医生提问
根据肾脏体积与人的年龄、性别和人体的身高、体重相互比较的,相对偏小或明显缩小的一种异常现象。长时间的肾脏疾病,导致肾单位,尤其肾小球受损,使整个肾脏出现体积缩小。 肾脏缩小肾脏缩小应考虑为先天性肾发育不全或末期肾病的肾萎缩及肾血管疾病。肾萎缩可见于先天性肾发育不全及有胶原和钙质沉着或某些急性病变,如:急性肾小球性疾病、糖尿病性肾硬变、肾移植排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皮质坏死、Alport综合征、急性肾小管坏死、高血压性肾硬化。局灶性或弥漫性肾实质解剖的破坏见于任何肿块性病变(如:囊肿、肿瘤、脓肿和血肿),局灶性肾盂肾炎,实质瘢痕(如肾梗死或萎缩性肾盂肾炎),婴儿型多囊肾,慢性肾盂肾炎或损伤等病变。肾血管性疾病所致肾萎缩可由以下几种疾病所致:动脉内膜疾患、外伤、恶性病变或心脏疾病所致的栓塞。 肾萎缩是一个病理解剖学名词,也就是说肾脏萎缩,体积明显减小,也称终末期肾脏。这时肾小球肾小管(即肾单位)已绝大部分或全部破坏,肾脏已失去生理功能。
症状起因:肾萎缩一般会出现左肾萎缩、右肾萎缩及双肾萎缩症状。一般来说引起肾萎缩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得知肾萎缩后需考虑为先天性肾发育不全,其次考虑为末期肾脏疾病,即肾衰竭、尿毒症或某些急性病症。如:急性肾小球性疾病、糖尿病性肾硬变、肾移植排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皮质坏死、Alport综合征、急性肾小管坏死、高血压性肾硬化。 双侧肾脏或一侧肾脏缩小多是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因,这也是肾萎缩的一个常见原因。 双肾缩小一般来说慢性肾病发展到肾功能不全,尤其是肾衰竭、尿毒症时,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肾脏损伤严重,肾脏实质受到伤害,肾脏会缩小。所以提醒肾萎缩病人一定要对此引起高度重视,肾脏疾病隐匿性很强,如果肾小球滤过率低于50%,即肾脏损伤严重时临床症状才相应产生。肾萎缩确诊后一定要积极的查找原因,以便排查病情。 此外,肾萎缩原因还有两点:肾结核(单侧肾脏缩小,伴对侧肾脏积水或代偿性增大)、肾动脉狭窄及先天性发育不全。
可能疾病: 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 尿毒症 慢性反流性肾病 放射性肾炎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泌尿、肾
氯化钾缓释片
1治疗低钾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如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性利尿药。低钾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等。2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如使用洋地黄化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以及Bartter综合症等。3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性,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律失常。
补达秀氯化钾缓释片
1.治疗低钾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如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利尿药、低钾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等。2.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如洋地黄化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以及Bartter's综合征等。3.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多源性早搏或快速性心律失常。
转移因子胶囊
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1.皮肤病;扁平疣,带状疱疹,单纯疱疹,两周为一个疗程;银痟病,尖锐湿疣等,三个月为一个疗程;2.呼吸道疾病;反复感冒,支气管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两周一个疗程;3.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流行性出血热等,三个月一个疗程;4.其他:(1)肾病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硬皮肤,红斑浪疮,溃疡病等,三个月一个疗程。(2)恶性肿瘤,肿瘤病人放化疗后的辅助治疗,一个月一个疗程。
至灵胶囊
补肺益肾。用于肺肾两虚所致咳喘、浮肿等症,亦可用于各类肾病、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肝炎及肿瘤的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