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怎样抢救

精选回答(1)

余绪超 主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尿道炎、泌尿系统结石以及妇科疾病痔疮,肛瘘,肛周脓肿,肛裂、直肠炎、溃疡结肠炎、便秘、脱肛,比如阴道炎、月经不调、卵巢囊肿等。

提问

心脏骤停通常是指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还要配合除颤仪进行治疗。

1、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通常是指心脏功能的突然停止,主要表现为心脏的跳动在心跳停止后几秒内就会出现意识的丧失,并且可能会伴随着抽搐、口唇发紫、皮肤湿冷等症状。出现心脏骤停后,需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援时可以采取心肺复苏的方式进行抢救。

2、除颤仪

除颤仪属于一种急救器械,可以通过电流刺激心脏,引起患者规律的心跳,使心脏恢复正常的泵血功能,能够有效地治疗心脏骤停。

3、药物治疗

同时还需要配合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药物进行抢救,能够有效地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增加心脏的排血量。

心脏骤停后还可以通过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脏移植术等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在抢救时要放松心情,不要过于紧张,同时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避免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

2021-10-29 16:1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脏“偷停”感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 症状起因: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眶上 、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声,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骤停。

  • 可能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 原发性心脏肿瘤 老年人室性期前收缩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