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得脱肛的原因
补充说明:得脱肛的原因
a******W 2022-01-02 23:4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得脱肛的原因可能是长期便秘、腹内压增高、腰椎间盘突出、先天发育异常、直肠前突等。这些因素导致的脱肛可能引起排便困难、肛门疼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直肠黏膜脱出。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长期便秘
长期存在排便困难、大便干结等问题时,会导致肠道压力增加,进而使直肠黏膜下垂而形成脱出。可通过药物如开塞露进行缓解,但需注意不宜长期使用以防止依赖性产生。
2.腹内压增高
当患者出现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情况时,可导致腹腔内压力持续升高,从而引起直肠壁薄弱区向肛门脱出的现象发生。针对此类原因所致的脱肛,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可以遵医嘱用阿莫西林胶囊和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来改善。
3.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会引起腰部疼痛和坐骨神经痛等症状,这些不适可能导致腹部肌肉紧张,间接造成腹内压增高,从而诱发脱肛的发生。对于此病通常建议患者卧床休息,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止痛治疗。
4.先天发育异常
由于先天因素导致盆底组织结构缺陷或者直肠周围支持力量不足,容易发生脱垂。手术是治疗先天性畸形的主要手段之一,常见术式包括直肠悬吊固定术、肛门紧缩术等。
5.直肠前突
主要是因为直肠前壁薄弱或者是阴道后壁膨出所造成的,如果这种状况没有及时处理,就会导致直肠前壁逐渐下移,甚至从肛门处凸出来。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提肛运动加强括约肌收缩力,也可以尝试凯格尔球等辅助器材进行针对性训练。
建议定期进行肛门指诊、直肠镜检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相关病变。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的大便习惯,避免长时间久坐或站立,以减少腹内压增高对直肠的影响。
2024-01-25 00:4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便秘(senileconstipation)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2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便秘可见于年轻人,但是老年人更常见,约1/3的老年人可出现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