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肛肠外科> 脱肛> 脱肛的引起原因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脱肛可能由长期便秘、腹内压增高、腰椎间盘突出、先天发育异常、直肠黏膜下脓肿等引起,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患者应及时就医以获得准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1.长期便秘
由于大便过于干结,在排出时需要用力增加腹压,久之会导致盆底肌肉松弛、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从而诱发脱肛。可通过药物进行调理,如乳果糖口服溶液、麻仁丸等,以缓解排便困难的情况。
2.腹内压增高
当患者存在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情况时,可导致腹腔内压力持续升高,进而使直肠壁薄弱区向肛门外膨出,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直肠全层脱垂的现象。针对此类因素引起的脱肛,可以考虑使用开塞露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改善肠道环境。
3.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会引起坐骨神经痛和腰部疼痛。这种疼痛可能导致患者采取不正确的姿势来减轻不适,从而增加腹内压,导致直肠前突和脱垂。对于此病所致的脱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等方式刺激穴位,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还可辅助缓解局部水肿以及疼痛等症状。
4.先天发育异常
若患者存在巨婴症、脊髓栓系综合征等先天性疾病,则可能因为骨盆组织结构异常而影响到直肠位置,出现脱肛现象。针对先天发育异常引起的脱肛,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必要时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矫正。
5.直肠黏膜下脓肿
直肠黏膜下脓肿多由细菌感染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严重时可能会形成脓液积聚,当脓肿增大并伴有炎症反应时,会导致周围组织发生纤维化改变,进而对直肠产生牵拉作用,造成脱肛。对于此病因所引起的脱肛,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以免病情加重。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憋便,同时还要调整饮食结构,适当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燕麦等,有利于预防脱肛的发生。

2024-02-19 06: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便秘 (大便秘结,大便难)

便秘(senileconstipation)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2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便秘可见于年轻人,但是老年人更常见,约1/3的老年人可出现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