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肌酐高呕吐的原因
补充说明:肌酐高呕吐的原因
2022-01-07 15:0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肌酐高呕吐可能与肾前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巨球蛋白血症、高血压肾病等疾病有关,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肾脏损伤,进而影响肌酐的代谢和排泄。建议立即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肾前性肾功能衰竭
肾前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肾脏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其无法有效地过滤废物和液体。这会导致肌酐和其他废物在体内积累,引起呕吐。纠正脱水和改善肾脏血液供应是关键治疗方法,如输液治疗。
2.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肾脏炎症,此时肾脏滤过膜受损,导致肌酐等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进而引发呕吐、水肿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进行缓解,常用药物有片、氢片等。
3.尿毒症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阶段,肾脏几乎完全丧失了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的功能,导致毒素和水分潴留,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透析疗法如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可以替代肾脏工作,减少肌酐及其他毒素在体内的积聚。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殖,产生大量单克隆IgM型免疫球蛋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出现呕吐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化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环磷酰胺联合以及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
5.高血压肾病
长期未控制好的高血压可能损害肾脏血管壁,导致肾小球动脉硬化,使肾单位缺血缺氧,进而发生纤维化、萎缩甚至坏死,当肾小球硬化超过50%时,就会出现肾功能不全,肌酐水平升高。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降压药来控制血压。
建议定期监测肌酐水平,以评估病情进展;同时,注意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量,避免过度负荷肾脏。必要时,应进行肾功能测试、电解质分析和尿检等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
2024-04-11 12:44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肌酐高呕吐可能与肾前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巨球蛋白血症、高血压肾病等疾病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肾前性肾功能衰竭
肾前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肾脏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其无法有效地过滤废物和液体。这会导致肌酐和其他废物在体内积累,引起呕吐。纠正脱水和改善肾脏血液供应是关键治疗方法,如输液治疗。
2.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肾脏炎症,此时肾脏滤过膜受损,导致肌酐等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进而引发呕吐、水肿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进行缓解,常用药物有片、氢片等。
3.尿毒症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阶段,肾脏几乎完全丧失了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的功能,导致毒素和水分潴留,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透析疗法如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可以替代肾脏工作,减少肌酐及其他毒素在体内的积聚。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殖,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M,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出现呕吐的症状。通常需要通过化疗的方式来进行处理,比如环磷酰胺注射液、异环磷酰胺注射液等。
5.高血压肾病
长期未控制好的高血压可使肾小动脉硬化,肾实质缺血、缺氧,肾单位萎缩,肾功能减退,当肾功能严重受损时,会出现肌酐升高,同时可能伴有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头痛、眼花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水平,例如硝苯地平缓释片、盐酸贝尼地平片等。
针对肌酐高的呕吐症状,建议患者遵循低盐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以减轻肾脏负担。必要时,应尽快就医并进行肾功能测试、尿检以及电解质分析等检验项目评估病情状况。
2024-01-21 21:10
举报向医生提问
尿毒症实际上是指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引起的毒害。现代医学认为尿毒症是肾功能丧失后,机体内部生化过程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综合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称为肾功能衰竭综合征或简称肾衰。这个术语是PIORRY和HERITER在1840年描述了肾功能衰竭以后提出的。引起尿毒症的原因有: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肾小动脉硬化、泌尿道结石、前列腺肥大、膀胱癌、红斑狼疮、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