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耳朵为什么会长肉芽肿
补充说明:耳朵为什么会长肉芽肿
a******W 2022-01-12 14:5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耳朵长肉芽肿可能是由慢性外耳道炎、慢性中耳炎、外耳道湿疹、外伤后软组织损伤、遗传易感性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慢性外耳道炎
长期存在炎症刺激会导致局部黏膜增生、角化过度,从而形成肉芽肿。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等。
2.慢性中耳炎
由于鼓室负压导致上皮下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出现肉芽肿。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通过手术方式改善病情,例如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术等。
3.外耳道湿疹
外耳道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包括环境中的过敏原和耳内温度湿度变化。这种湿疹可能导致皮肤细胞过度生长,形成肉芽肿。患者可以按医嘱使用抗组胺药来缓解瘙痒症状,如盐酸苯海拉明片、氯雷他定片等。
4.外伤后软组织损伤
外伤后软组织损伤会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这些细胞在修复过程中可能会转化为肉芽肿。针对此类原因引起者,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帮助下通过激光疗法等方式去除肉芽肿。
5.遗传易感性
遗传易感性是指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程度受基因控制,可能增加患肉芽肿的风险。如果是因为遗传易感性而发生肉芽肿,则需要定期监测并及时处理病变部位,以免恶化为恶性肿瘤。
针对肉芽肿的情况,应避免挖掏耳垢,以防加重外耳道损伤,影响恢复。同时,建议定期进行听力测试以及耳部检查,以早期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
2024-03-12 20:0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1、类肿瘤学说 类似网状细胞肉瘤或淋巴瘤,有肿瘤性增生的异形细胞及分裂相,无坏死性血管及多核巨细胞。本病限于鼻部和呼吸道,至病晚期,身体各处如内脏、淋巴结及骨髓均可显示同样病变,故极似恶性肿瘤之转移,部分病人放射治疗可获痊愈,符合肿瘤学说。 2、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 在毛细血管壁内有免疫球蛋白沉积,并在疾病活动期病人血清中出现免疫复合物,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症状缓解时则消失。免疫荧光试验,发现肾小球甚底膜有C3和lgG,电镜检查看到基底膜内有免疫复合体一样的粗颗粒状物,环免疫复合物升高;皆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3、细菌病毒感染学说 新近研究发现,在采取肉芽肿组织进行细胞培养及病人血清内,均找到细菌和病毒小体,故认为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普外科
甲氨蝶呤片
1.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簟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2.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银屑病;3.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希刻劳“适用于治疗下列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中耳炎: 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 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和扁桃体炎): 由化脓性链球菌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注:青霉素是治疗和预防链球菌感染(包括预防风湿热) 的常用药,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羧氨苄青霉素作为预防牙科、口腔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药物,在此方面,对于预防a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青霉素V是合理的选择。 一般说来头孢克洛对于消灭鼻咽部的链球菌有效,然而,对于预防继发性风湿热或细菌性心内膜炎,目前尚无证实头孢克洛疗效的重要数据。治疗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至少应给予10天的头孢克洛治疗量。 尿道感染(包括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由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属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引起。 注:头孢克洛对急性和慢性尿道感染都有效。 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由金葡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鼻窦炎 淋球菌性尿道炎 应进行适当的组织培养和敏感性研究,以测定致病菌对头孢克洛的敏感性。"
硼酸洗液
可用于皮肤、粘膜损害的清洁剂,及急性皮炎、湿疹渗出的湿敷液,也可用于口腔、咽喉漱液,外耳道、慢性溃疡面、褥疮洗液,及真菌、脓疱疮感染杀菌液。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