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狂躁症> 狂躁症怎么引起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狂躁症的病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异常、心理社会因素、脑结构异常以及药物或物质滥用。鉴于狂躁症状的复杂性和对患者的影响,建议尽快寻求专业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1.遗传因素
狂躁症可能有家族聚集性,若直系亲属患有此病,则其子女患病风险增加。因此,基因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2.神经生化异常
神经递质平衡失调可能导致情绪控制障碍,进而诱发狂躁发作。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精神类药物可用于调节大脑内神经递质水平。
3.心理社会因素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或遭受重大生活事件打击可能会导致个体情绪调节能力下降,从而增加罹患狂躁症的风险。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改变患者对压力源的看法和应对方式,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4.脑结构异常
某些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海马体可能存在体积减小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神经元功能异常所致。经颅磁刺激可以改善大脑血液循环,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对于缓解相关症状有一定作用。
5.药物或物质滥用
某些药物如、等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大脑神经活动模式发生改变,易出现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等症状。戒断反应是停止使用依赖性药物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群,包括焦虑、失眠、恶心呕吐等。针对此类情况,医生通常会给予镇静催眠药进行治疗,如阿普唑仑片、氯硝西泮片等。
建议定期进行心理咨询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睡眠质量,保持规律作息,有利于减轻症状。必要时,可遵医嘱进行睡眠研究、生物反馈等专业评估。

2024-02-27 17: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组精神病,美国六个区的调查资料显示,其年发病率为0.43‰~0.69‰,15岁以上为0.30‰~1.20‰(Babigian,1975),我国部分地区为0.09‰,根据国际精神分裂症试点调查(IPSS)资料,18个国家的20个中心,历时20多年调查3000多人的调查报告,一般人群中精神分裂症年发病率在0.2‰~0.6‰之间,平均 0.3‰(Shinfuku,1992)。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