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原减低是什么意思

精选回答(1)

施慧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擅长:慢性胃炎及溃疡性疾病的诊治,炎症性肠病的诊治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治,药物性肝病的诊断。

提问

胃蛋白酶原减低提示胃黏膜受损。
胃蛋白酶原是胃黏膜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化为具有消化作用的胃蛋白酶。当胃蛋白酶原减少时,可能意味着胃黏膜受到损伤,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消瘦、贫血等情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胃部状况,可以进行内镜检查,包括胃镜和十二指肠镜,以及血液检测,如血常规、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等。针对胃蛋白酶原降低的情况,应遵循医嘱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以减少胃酸分泌,同时配合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促进胃黏膜修复。
建议定期监测胃蛋白酶原水平,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进食,有助于维护胃黏膜健康。

2024-09-06 14:2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胃溃疡 (慢性溃疡)

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即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黏膜的Meckel憩室,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其中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异常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如阿司匹林,很多消炎止痛药等)、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与胃溃疡的发生有关。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或饥饿样痛。人群中约有10%在其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