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肝肾功能检查项目

肝肾功能检查项目

发病时间:不清楚

肝肾功能检查项目

补充说明:肝肾功能检查项目

a******W 2025-02-24 09:59

肝脏 肾脏 转氨酶 胆红素 空腹 肌酐 尿酸 蛋白尿 糖尿 排尿 腹部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肝肾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能测试、肾功能测试、电解质分析、尿液分析和肝脏B超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肝脏和肾脏的功能,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肝功能测试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空腹抽取血液样本,由专业人员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2.肾功能测试
旨在评估肾脏的工作效率和过滤能力,包括肌酐、尿酸等指标。通常需要空腹采血,有时可能需留取尿样。
3.电解质分析
用于评估体内钠、钾、氯等离子体水平是否正常,与维持身体液体平衡有关。一般无特殊准备,在医院或诊所采集静脉血即可。
4.尿液分析
可快速筛查是否存在蛋白尿、糖尿等情况,有助于肾脏疾病的诊断。通常采取晨起第一次排尿样本,送往检验室进行化验。
5.肝脏B超检查
B超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显示肝脏大小、结构及异常情况。预约后躺在检查床上,医生会在腹部涂抹耦合剂并使用探头扫描整个区域。
以上各项检查前,应避免摄入高脂肪食物以及饮酒,以确保准确反映身体健康状况。如有特殊情况或疑问,请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

2025-02-24 09:5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胆红素钙结石

胆红素钙结石其主要成分除胆红素外,尚含有少量钙盐和有机物(细菌、虫卵或上皮细胞)。结石可存在胆总管内,亦可遍布于肝内外胆管系统,但很少在胆囊内发生。

  • 症状起因:1.感染。胆道感染是胆红素钙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感染时胆道中的细菌释放出β-葡萄糖醛酸酶,使结合胆红素水解出葡萄糖醛酸,其游离胆红素与钙盐结合发生沉淀。在正常情况下,胆汁中虽然含有β-葡萄糖醛酸酶,但含量比较少,同时还存在葡萄糖1,4-螺旋内酯等结抗物,所以不呈现酶的活性。但当胆道发生感染时不仅胆汁中的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增加,而且大肠杆菌、类杆菌、梭形芽孢杆菌感染可产生大量β-葡萄糖醛酸酶。这样β-葡萄糖醛酸酶量的增加以及活性的增加可使大量结合性胆红素水解生成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不溶于水,它与胆汁中的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胆红素钙颗粒。胆红素钙颗粒以脱落红胞、寄生虫卵等为核心,在胆汁中黏蛋白的帮助下不断沉积形成结石。 再者,细菌感染可以引起胆囊发炎,胆囊壁增厚,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胆汁在胆囊内储留时间延长,从而加速结石形成。另外IgA缺乏(人体内一种抗体缺乏)可使胆囊免疫功能减低,增加感染、形成结石的机会。 2.胆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病是我国胆管结石的主要病因。另外,肝吸虫病和鞭毛虫病也可以引起胆道壁损伤,并引起胆道感染。此外虫的残体和虫卵可形成结石核心,成为原发性胆管结石的形成条件。 3.胆汁成分改变:胆汁酸能防止或减少胆红素钙的沉淀,而糖蛋白去易成为结石的支架。 4.氧自由基:氧自由基能使胆红素钙生成加快,且使胆囊上皮细胞分泌更多的糖蛋白,从而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5.饮食:长期的营养不良不仅可影响胆道的正常防卫能力,而且低脂、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可使胆汁中葡萄糖二酸内酯减少,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的作用减弱,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增强,易发生胆红素沉淀而形成胆色素类结石。 6.胆道系统先天性异常:胆管系统的解剖学变异所导到的胆流障碍均易在该部发生胆结石。什得注意的是,营养不良状态在胆色素结石的病人中是常见的。

  • 可能疾病: 小儿胆道蛔虫症 胆管结石与胆管炎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肝胆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