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胆红素> 什么是胆红素

精选回答(1)

施慧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擅长:慢性胃炎及溃疡性疾病的诊治,炎症性肠病的诊治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治,药物性肝病的诊断。

提问

胆红素是血液中的一种黄色物质,由红细胞分解产生,主要功能是运输和代谢血液中的胆色素。
当红细胞被破坏时,其内部的血红蛋白会被分解为非结合性胆红素。这种胆红素不能直接通过肾脏排出体外,需要与肝脏产生的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型胆红素,才能被排泄到肠道内随粪便排出。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导致皮肤黄染、巩膜黄染等黄疸症状,还可能伴随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长期未得到控制的高胆红素血症可能会导致肝损伤,进而引发肝硬化或肝癌。
为了确定胆红素水平是否异常,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血液检查,包括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测定。此外,肝功能测试也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对于生理性原因引起的胆红素升高,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需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而病理性因素如溶血性疾病,则可能需要输血或其他支持性治疗。针对病毒性肝炎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干扰素α-2b等可用于抑制病毒复制。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饮酒和摄入过多脂肪,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胆红素水平。若出现持续的黄疸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肝脏疾病。

2024-09-06 14:2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核黄疸 (胆红素脑病)

由于胆红素沉积在基底神经节和脑干神经核而引起的脑损害。

  • 症状起因:胆红素能紧紧地结合在血清白蛋白上,不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只要白蛋白上有胆红素结合位点就不会引起核黄疸。血清胆红素显著升高,血清白蛋白浓度低或血清中有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结合位点的物质,如游离脂肪酸,氢离子,某些药物包括磺胺药,头孢菌素和阿司匹林,均可增加核黄疸的危险性。早产儿由于血清白蛋白浓度低而处于核黄疸的危险之中。在饥饿,败血症,呼吸窘迫或代谢性酸中毒的新生儿血清中,竞争性分子(如游离脂肪酸和氢离子)可能升高,这些情况使处于任何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新生儿有增加发生核黄疸的危险性。

  • 可能疾病: 母乳性黄疸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 脑瘫 黄疸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儿科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